《四部要籍选刊·集部》之一种。《七律指南》现仅存嘉庆十六年刻本,藏于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本次即拟出版此本。是书半页十行,行二十五字,黑口,单鱼尾,眉批精而众多。《七律指南》是一部探索七律诗体流派、沿革之选本,选辑跨度,始自盛唐杜甫,历中唐、晚唐、北宋、南宋、金、元、明初、明中期,而终于晚明,相当于是一部疏
本书是清代西域诗歌个体诗人研究的一部专著。全书以祁韵士西域诗歌为研究对象,对《濛池行稿》《西陲竹枝词》两部诗集做客观全面阐释,总结了《濛池行稿》和《西陲竹枝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力求细致展现祁韵士对西域文学的贡献。绪论界定了本书的研究时限、研究地
本书是中联部资深外交官俞邃同志继2005年《俞邃文集》、2013年《俞邃论集》和2021年《世界变局与中国风范———俞邃著述》之后,在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的第四部大型文集。本书汇集作者多年来撰写的生活随笔,包括时论篇、缅怀篇、励志篇、欢庆篇、足迹篇、文史篇、游记篇和诗墨篇,涉及为学治学、为人处世、见闻抒怀、生活感悟等主题
本书以展现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地方人文特色为核心主题,通过游记的文学形式,全面呈现了上方、杜泽、峡川、莲花、高家、全旺、大洲、廿里、后溪、湖南等10座古镇的魅力。书中生动描述了这些古镇的历史变迁,带领读者领略其独特的地域风情。无论是名山名川、名木名原,还是古桥古道、古祠古寺,都在书中有精彩的呈现。此外,本书还介绍了众多文
本书是李衍柱先生从近70年的日记中精选的文学作品集,既有诗歌、散文,还有文章摘录、读观后感,也是李衍柱先生一生学术轨迹的反映,故名《学术人生的轨迹》。全书分为6个篇章,代表了作者6个治学阶段,是其学术思想走向成熟的重要见证,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学术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也是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特别是,作者文笔较好,各
本书是作者铃子的第二本诗集。本诗集分3辑:待我山花插满头、我与春天私奔、还恨春风不多情,共收录230多首诗作。打开这本诗集,一股清新脱俗纯净自然之风扑面而来。在如今这熙熙攘攘的世间,人们迷茫,寻觅,希望寻找一束生命的光亮。而铃子的诗饱含对真善美的苦苦追录,对大自然对人生的刻骨铭心的热爱,继而用她如冰如火,如光如剑,如泣
谈起中国诗歌,人们总会想起唐诗宋词,却时常忽略新诗。 自“五四”以来,新诗已有百年历史,它不是古代诗歌的注脚,而是中国诗歌的一个新的独立阶段。从胡适尝试白话作诗开始,这场诗歌的革命便如长江入海奔涌不息。从徐志摩的康桥柔波,到戴望舒的忧郁雨巷,从穆旦叩问生命的智性玄思,到艾青以嘶哑的喉咙歌唱土地,现代新诗所容纳的个人情
中国古代的笔记小说,其审美取向与现代意义的小说差异甚大,反倒近于随笔类散文,风格平易,技巧和藻饰的痕迹趋于消泯。从六朝的《搜神记》《世说新语》,到两宋的《东坡志林》《夷坚志》,再到清代的《阅微草堂笔记》等,高峰迭起,佳作如林。本书对笔记小说的发展历程加以系统梳理,既有擘肌分理的理论探讨,也有功力扎实的文献考辨,文本解读
晏几道传世词集为《小山词》,本书即对《小山词》作校勘、笺注、疏解、集评,附录传记、题跋资料等,并别具特色地萃集了《小山词》的和作,为读者和学界整理一个较为完善的集大成的现代读本。
本书汇集了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和国内其他高校、研究院所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部分成果,设“专题研究”“综合研究”“学术史研究”“学人述评”等版块,收录专题论文20余篇。部分版块有名家特约稿,相关研究论述具有权威性和重要学术价值。“综合研究”栏目中的“文本与图像研究”“医疗文学研究”等处于学术前沿,具有鲜明的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