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李调元藏书、运书、著书为主线,通过刻画李调元好读书且才华横溢的形象及描述其创作过程,突显了李调元“勇直清正”的精神内质,也可帮助现代人了解川剧的历史传承,以及中华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的历史阶段。
本书以文学叙事的形式描写了张拭的一生,将张拭的家庭经历、求学经过、宦海浮沉、治学路径等一一呈现,生动刻画了张拭家传忠孝、学造精微的形象,提纲挈领地展现了张涵察并进、知行互发的思想精髓。
三国风云,人物荟萃。陈寿生于蜀中,经历了刘禅登基到投降魏国,及魏国覆灭、西晋建立等一系列事件。他师从蜀国儒学大师谯周,与李密等共同学习诗书,同时与朝中奸臣对抗,与三国各路名人相遇相交。炎兴元年,蜀国灭亡,刘禅及谯周等大臣去往魏都。西晋代魏后,司马炎暗中害死谯周,陈寿逃回老家,按照老师遗愿,闭门数载写成《三国志》。
本书通过人物命运去透视历史,打开历史与人物的观照。围绕扬雄的跌宕命运,以及与之交集的人物群像,还有周遭的宫廷事件,对人性深度做了各种可能性的开掘,立体鲜活地呈现了一代大儒的传奇人生,一展西汉时期风云变幻的历史画卷。
本书不仅描写了秦九韶呕心沥血创作《数书九章》的过程,还书写了其个人生活,在歌颂秦九韶对中国古代数学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展现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彰显了秦九韶的才学和风骨。
本书历经十年时间编写,收集了唐宋诗词中运用的绝大部分诗词典故词汇,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古代典故在唐宋诗词中的应用数量、应用方式和应用特点,对于格律诗词学习、创作、研究,对于古代诗词鉴赏都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是迄今为止,国内最为全面的一本诗词典故工具书。典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本书对于传承、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具
本书分为绪论、结语及八章,主要内容包括:从主体性视域介入新时期文学过渡状态的可能、方法与路径;过渡状态中文学主体性问题的文学史意义;“拨乱反正”与“新时期”:过渡语境的形成;从“革命英雄”到“人道主义”:启蒙话语的历史反复等。
苏东坡是中国儒释道文化的人格缩影,是一座令后人“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的文化高峰。东坡寓惠,是岭南文化发展史中的一件重要事件。苏东坡寓居惠州两年八个月,留下诗词、杂文近600篇,为惠州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影响惠州千年。本书从苏东坡寓居惠州期间创作的作品中选了32首,按创作时间排序,并请评论家对所选作品进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循历史之余响,追大唐之胜音;以浓烈之笔墨,勾勒陈子昂波澜起伏的一生。且看盛世诗人陈子昂如何宦海浮沉,诗意平生;且听诗歌盛唐又是如何由他而起,吐纳天地。
汉景帝末年,蜀郡连年灾荒芫,匪患纵横,诸夷频反,流民遍地。庐江郡舒城人文党临危受命,出任蜀郡太守,由此开启了数十年治蜀兴蜀的艰难历程,开河渠、引山泉、改良田千顷,最终将贫瘠之隅变为膏腴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