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青哲学”是西方神秘学中深具东方色彩的一支,致力于“合一认识本原”,在二战后备受关注,对心理学、宗教学影响深远,楼宇烈先生谓其乃“一种贯穿东西古今、永葆青春与活力的学问”。国内目前尚少学者介绍和关注。本书重点介绍了长青哲学的源流、宗旨、特质和意义,以长青哲学对宗教的解读为主线,以《长青哲学》一书为中心文本,探究长青哲
《思想与自身存在》是当代德国重量级哲学家迪特·亨利希的一部重要著作。本书基于作者在魏玛古典学基金会尼采学院的讲座而形成。全书分为两部分,即“呈示部”和“发展部”。第一部分提出主体性的基本思想,第二部分进一步推进这些基本思想。作者的这些讲座想要指出,我们如何从一种将在主体性进程中出现的诸思想吸收进来的思想出发,去开展哲学
里特尔(JoachimRitter)、格林德尔(KarlfriedGrnder)、加布里尔(GottfriedGabriel)主编的《哲学历史辞典》(HistorischeWrterbuchderPhilosophie),凡13卷,耗时36年,是哲学概念史研究的扛鼎之作。该辞典援引精确例证,指示文献出处,揭示诸哲学概念
陈晏清教授196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分配到南开大学工作,1986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1993年带领南开哲学系将社会哲学确定为主要博士研究方向的,2003年又把社会哲学的研究集中到政治哲学方向,也是在我国最先把政治哲学作为主要博士研究方向的,2006年申报国家重点学科时,是把政治哲学作为最重要的学科研究方向,奠
作为本书论题的“马克思的哲学观”,指的是马克思对于哲学本身或“哲学一般”的态度、立场和观点,可以作为我们反思马克思哲学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切入点。本书立足当代视野,全面考察了马克思的哲学观的思想史前提、逻辑进程、时代属性、基本内容、关键特征、其与马克思哲学的关系,以及理论回响和当代意义等问题,呈现出一幅关于
自20世纪以来,生命教育逐渐成为各国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本书研究了英、美、法、德、日、韩、新等国家及我国实施生命教育的思想渊源与社会背景、生命教育目标的厘定和内容的设计、生命教育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安排,并审慎提出一些启示和对策。本书既立足相关国家和地区生命教育体现出的民族性、阶段性、全面性、独特性,又注重对相关国家和地
本书所探讨的意识自然化的新进路,是在吸取已有的各类物理主义和二元论的理论经验下,对意识“难解问题”作出的尝试性解释方案。一方面,本书通过梳理总结自然主义下的物理主义路径和二元论路径,指出两种传统路径在意识问题上所各自面临的困境;另一方面,本书着重阐释查尔默斯的“自然主义二元论”,论证分析其作为意识自然化新进路的可能性,
本书以埃德蒙·伯克(EdmundBurke)作为研究对象。作为18世纪的重要人物,伯克被认为是今日英美保守主义的共同鼻祖。《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和《法国革命论》是其在国内最令人耳熟能详的作品。伯克反对近代社会契约论下的国家构建方式,强调传统和习俗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他认为国家是不断历史传递的集体智慧的结
本书分为上下篇,以专题的方式,从阐释意识上“本体”的来源、心灵与肉体的关系、知识的起源与结构、感觉和思想的博弈等构成上篇-存在与知识,以文明的“源”与“流”的追溯,到道德约束的“律己”和“律他”、民本思想的时代化等组成下篇-历史与价值。通过叙事、用典、借景、状物、暗喻、引申、阐释等手法把广阔生活的抽象意念转化为理性感悟
《感觉的共同体》以艺术和再现的危机作为考察的引子,进而描绘了法国理论在当代的变迁,从而引入从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最著名的四位当代法国左翼美学家、哲学家的思想,他们分别是阿兰·巴迪欧、雅克·朗西埃、让-吕克·南希和保罗·维利里奥。通过对他们四人的审美政治理论的研究发现,二十一世纪的法国理论正在后结构主义的理论立场上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