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这一主线,从河北全省离退休干部个人视角出发,以散文、诗歌等文学形式,用优美流畅、情感真挚的语言,生动再现了祖国新时代的一系列发展与变化,歌颂了祖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伟大成就,描绘了我省人民追求幸福、昂扬向上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充分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赤子之心,以及对
本书为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建校40年献礼之作。全书共分为难忘恩师、学子荣光、那年那月、枝叶关情4个篇章,深度挖掘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办学40年来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内涵,展现学校办学历程中的宝贵经验、丰硕成果、感人故事和鲜明特色。本书汇聚全校师生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学校师生团结进步、奉献进取、吃苦耐劳
1936年春,顾随和晚唐五代词人之作,编成《积木词》三卷。顾随编订《积木词》,原本是要出版的,不知何故未能付梓。因为“此和也,非作也”,《积木词》也就有了不同于其他创作集的独特艺术魅力和研究价值。本选题封面印沈尹默题签,集前印作者自序及俞平伯序,正文为现存顾随和词八十首及作者《自为六绝句》。笔记整理辑佚和研究所得,拟以
全书分为六辑,共精选了60篇散文,每辑一个主题,主题之间环环相扣,包括“故乡风月有谁争”“倚月思乡月无言”“羁人又动故乡情”“却恨莺声似故山”“望极天涯不见家”“明年春水共还乡”。作者以乡村振兴为大背景,通过细腻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的自然、人情、习俗以及数十年来乡村生活的发展与变化,并对这些现象进行了深刻的人文思考
泉州市池店镇钱头村人吴鲁,是我国科举时代福建最后一名状元,清末著名爱国诗人、教育家、书法家,在乱世发出“警世之铎”,一生以振兴文教为己任,在军事上也作出一定贡献,有“六掌文衡”“一代宗师”之称。2025年是吴鲁高中状元135周年,诞辰180周年,晋江市文联和中共晋江市池店镇委员会联合举办首届吴鲁文化季,以访吴鲁故里、述
本书包括“首届蔡其矫诗歌节纪盛”“首届蔡其矫诗歌奖概览”“蔡其矫研究资料辑选”“蔡其矫作品选登”“致敬与缅怀蔡其矫”和附录相关报道,是晋江市开展著名归侨老红军诗人蔡其矫研究的新成果。本书的出版,对弘扬蔡其矫诗歌精神,打造蔡其矫文化IP,发挥地方文化名人效应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繁荣地方文艺创作,促进海洋文化、红色文化、闽南
本书共四辑十九篇。第一辑主要写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之后的求学、创业历程,充满艰辛和坎坷;第二辑主要写海岛渔民的各种劳作场景,有细腻的耙蛤、网鱼、海钓、榨油细节呈现;第三辑写同龄普通人的际遇,带上时代的印痕和沧桑感;第四辑写海岛周边的小屿、小礁,充满奇险的过程和探险的乐趣。每篇文章少则数千字,多则万余字,有人物活动,有故事铺
本套丛书是专为3-6岁幼儿编写的生活体验故事书,包含《垃圾山的宝贝《罗宾做馒头》《莓莓果宝贝》《奇多多玩具店》《特别的露营》《小小消防员》《再见,游戏机》《自动泡泡机》这8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恐龙谷生活的一群可爱的小恐龙,他们从生活中获得启发并一起亲身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成就感,还让生活更加丰富有趣,更
本书讲述了一件件感人肺腑的乡村往事,从历史和现实不同的角度,让我们重新了解乡村,认识乡村,记住乡村,感恩乡村!作者笔下的乡村,活着历史的长河中,活在当下的现实里,当然也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这个乡村可能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地方,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件感人肺腑的事儿。回忆乡村往事,歌颂乡村人物,游览乡村风景,品味乡村生活,寻找
《银瓶文艺2024》由东莞市谢岗镇文学艺术界组织该文联会员编写。该镇重视文化艺术事业发展,每年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鼓励文联辖下各协会会员创作讴歌祖国和家乡变化发展,传承本土传统文化、反映地方人民生活的文艺作品。从当年收集的弘扬优秀文化艺术的作品中,评优选精,集结成册,在《银瓶文艺2024》中收录该文联会员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