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是作者的博士论文,以“新世纪”作为研究的起始点,在跨媒介传播的背景下,将电影明星的“跨媒介建构机制”作为研究对象。该研究说明了电影明星跨媒介建构的基本特征,将明星研究从局部扩展为整体,置入宏观的传播视域中,并试图描绘出这一机制的构成模式,并从文化、产业、技术三个维度探讨其成因;再以结构主义视角将这一跨媒介建构机制
本书为“古今楹联经典”系列图书的后续品种之一。赵之谦(1829-1884),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huī)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清代碑学理论的最有力实践者,形成魏碑体书风。在篆刻上,“印外求印”,开辟新境界。赵叔孺(1874-1945),原名献忱,初号纫苌,后改号
本书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及其传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简述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内涵、特点、类别及文化价值,并从理论层面对其进行了本体分析,涉及音乐的结构、旋律、音色和调式,详细梳理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脉络、传承与发展的方向,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从古至今传承方式的特点与变化,具体地论述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民间歌曲、
本书是西泠印社主办的两汉魏晋南北朝印风创作研究主题展作品集,全书收录了相关篆刻作品近三百方,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西泠印社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文人社团,也是海内外成立最早的金石篆刻专业学术团体。秉承“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之宗旨,融诗书画印于一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誉。在编
本书是西泠印社50岁以下社员新作展的作品集,全书收录了社员的书画篆刻作品近百件,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西泠印社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文人社团,也是海内外成立最早的金石篆刻专业学术团体。秉承“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之宗旨,融诗书画印于一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誉。在编纂体例上,本
米景杨先生是我国书画经营界的领军人物,是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的传承人,是一位收藏家,还是一位书画家。本书收录了米景杨先生所创作的100多幅作品。他的画以传统小写意见长,作品造型准确生动,构图完整讲究禽鸟与花卉的搭配,色彩鲜亮能抓人眼球,追求”禽鸟之毕肖,花卉之清丽”,是他个人的特色。米先生的作品已出版多本画册,这本新的画
本书选取了35首适合初学者和音乐爱好者学习的意大利语声乐作品,并按照作曲家的生卒年先后排序。书中不仅附有每首歌曲的创作背景、音乐史常识,配有演绎作品时所需参照的意大利语音乐术语、意大利语发音简表,还提供了演唱诠释方面的方法与方法论。此外,还另附有35首作品的意大利语歌词、逐词音标、中意逐词对照、中文译文,以及高质量的配
耀州窑是陕西历史中的一颗明珠,由唐至今耀州窑的工匠们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以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刻画艺术造就了光耀古今的杰作。西安美术学院长期坚持对传统陶瓷工艺守正创新,于2023年举办“从耀州窑出发——2023陕西当代陶瓷艺术作品交流展”,展览以西安美术学院陶瓷专业的师生作品为主体,同时邀请耀州窑工艺美术大师及国内其他
书法是中华文化独特的表现艺术,书法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人文情结的艺术之一,表面是高超脱俗的笔墨表现,而背后隐藏着时代风云和岁月印记,里面有平凡的生活,有励志的故事,也有一个有趣的灵魂。于亚明先生用激情有力的笔,传递出既热烈又孤傲、既平淡又天真的心理,把善良执着的性格、洞明通达的心态、热情敏感的情绪融入作品之中。憾其衷爱书法
本书由王树春书法历代中医名言,柳少逸辑名言、注释并书,王树春与柳少逸工作中没有休假日,废寝忘食,博览古今、中外医学典籍及其它门类典籍。详查精研医理药理,汲取菁华而补之。几十年两人来往来如常,从事医疗工作之余,畅谈医理与实践、哲学、史学、诗文、书画及多学科知识本书以特以书法的形式合书中医典籍中的名医名言、注释,这些名言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