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被公认为作者最伟大的著作,也是其生命之火将熄灭前的遗世制作,书中探索了沉思生活中的思维本身,同时此书也标志着一种转向。书中内容原计划由三个部分《思考》(thinking)、《意志》(willing)、《判断》(judging)组成,终因作者心脏病发作,第三部分未得完成。已完成部分由作者的好友作家玛丽麦卡锡于1978
三度课程即三个纬度的课程:一是生命的长度课程,着眼培养学生“阳光健康”特质,主要通过体育运动、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课程完成;二是生命的宽度课程,着眼培养学生“乐学善创”特质,主要通过智力、人文、艺术等课程完成;三是生命的高度课程,着眼培养培养学生“仁孝温良、自信担当”特质,主要通过道德与法治、社群关系等课程完成。本书主
本书是《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专家文库》丛书之一,共收录了作者研究人民主体思想的论文30篇,从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和实践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时代要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理论引领和政治保证3个方面,勾勒了唯物史观中国化的大致轮廓,提出了“唯物史观的当代表达”“人民本位的发展主体观”“新时代人民主体思想的逻辑结构”等创新性观点
本书围绕生命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生命教育课堂教学创新、生命教育主题班会探索、生命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这5个方面的措施与方法、成效与心得展开,通过结合一批生命教育理念鲜明、措施方法得当、育人效果明显的生命教育典型学校案例,以不同主题循环出现,螺旋上升,各有侧重和聚焦,引导青少年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视生命
《生命存在与升华》是一部学术著作。文稿分为生命本体、生命认知和生命价值三大篇,包括生命起源与进化生命存在与升华、生命的本质与现象、生命的类型、生命主体、生命与文明、生命异化及其他、生命与存在、生命的意义、生命升华与终结和生命教育十个部分。文稿以生命哲学为研究课题,从生命本体出发,分别探讨了生命认知与生命价值等,在此基础
需要理论是马克思整个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理论内在于人的本质理论,需要理论是马克思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桥梁,需要理论是理解唯物史观的重要突破口。本书系统梳理了马克思经典文本对需要理论的阐述,考察了由于人的实际需要马克思开始从唯心主义走向唯物主义,基于需要而非人的自然之爱,马克思超越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本书提出了基
本书在对经典作家著作进行细致研读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学界在唯物史观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对唯物史观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做出重新认识,努力建构一套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唯物史观解释体系。在对唯物史观传统解释体系在引证经典作家论述缺乏全面性与解释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缺乏说服力两大问题进行系统剖析的基础上,本
本书为2017年11月召开的阶梯式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汇集了21篇论文。阶梯式发展理论自1991年正式提出以来,不断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和完善。阶梯式发展是指客观事物随时间由一个台阶跃进到另一个台阶的发展,在空间上表现为台阶性,在时间上表现为阶段性,即阶梯式发展是质量维度的量变与质变在时间维度上形成一个一个的台阶或
当代西方最深刻的变化,莫过于治理的现代化进程。西方治理现代化又深刻嵌入全球化,牵一发而动全身。透视当代西方治理是理解当今世界局势的关键,破解西方国家治理则是把握当今世界历史进程之关节。西方治理现代化的主线是权力与资本的“纠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的世界历史显现。西方治理现代化自18世纪至今,权力形式从生产到生活、强
作为当代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领军人物之一,大卫·哈维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开创性地将“社会正义”纳入其空间分析视阈,开启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正义探讨,开拓了生产正义、政治正义、环境正义、全球正义的新视野。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本书从三个“辩证统一”(即空间与正义、空间与主体性、空间正义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深入研究大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