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22章,内容包括:存在的本质、存在的原理、存在的属性、存在的精神、存在的体系、存在的进化、存在的方法、存在的观念、以太等。
赵汀阳第一哲学系列之一,收录了作者九篇近二十年有关形而上学问题的思考文章,集中呈现了其有关创世存在论、共在存在论、动词哲学、时间分叉、历史形而上学、问题的递归性等极富原创性的哲学论述。可与作者的《第一哲学的支点》《一个或所有问题》参照对读。 本书尤侧重从历史哲学的角度阐释本源问题,提出历史形而上学的理论,认为创世论、存
本书根据实践与互动理论建立了线上、线下世界融合的校园生活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关系集群模型,从而从理论视角上清晰阐述了社会生活网络化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互动关系。本书通过对大学校园生活中诸领域的网络化社会活动问题、现状、机制等的分析,在应用视角上丰富和发展了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与教育实践的内涵,为相关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书共八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第一个哲学概念:否定词;动词存在论与创造者视域;创世论的存在论;共在存在论:人际与心际;时间的分叉:作为存在论问题的当代性;关于形而上学的评论;追溯本源的方法和问题的递归性;形成本源问题的存在论事件。
尤尔是英国的工厂哲学家、化学家。他有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一一《工厂哲学》。尤尔在《工厂哲学》中开启了研究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先河,并且他从本体论的高度,以自动化体系构建了一种全新的世界观,那就是以制造业为基石,研究了以整个社会为主体的客观规律。在理论史上,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转向。本书据此研究了《工厂哲学》对马克思主义的影
现象意识的强表征主义认为,所有的现象意识(如知觉、身体感觉、情感和情绪)都是表征。本研究以这一观点为起始,结合学界争论,基于表征尤其是心理表征的特征,通过分析具体例子,指出至少身体感觉(如疼痛、痒)和情绪(如焦虑、抑郁)不能等同于表征。现象意识和表征并非性质上的等同关系,而是可分离的、相对独立的心灵的不同方面。不过,即
本书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为基础,以哲学的方式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为依据,充分考虑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要求,建构一种新的符合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贴近教学、贴近教师、贴近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拓宽学生的理论视
本书清晰地梳理了《哲学研究》的主要观点,以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为线索,详细介绍了他的语言哲学和心理学哲学观点。书稿按《哲学研究》写作顺序分为六章:第一章总括书稿的风格和写作方法,第二章阐述维氏对奥古斯丁的批判,第三章对“规则”展开论述,第四章讨论“私人语言”,第五章论述“内在与外在”,第六章讨论“观看”。书稿可视作维
本书是玛丽·道格拉斯的代表作,也是现代人类学的经典著作。“自然象征”即利用人的身体作为象征符号,表达社会结构和人们的宇宙论。本书采取结构主义的方法,反对当时兴起的轻视仪式和象征的思潮,强调仪式的象征意义对于理解人类社会的重要性。本书的一大贡献是应用“格群”(grid-group)分析框架对社会进行类型学上的划分。作者认
2006年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第一版,此次再版作者对此书作了全面修订。本书是研究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的专著,对梅洛-庞蒂早中晚三期思想都有较全面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