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夹缝到通途深度对话70后作家》是《中华读书报》记者舒晋瑜追踪采访7届18位70后鲁奖获得者的访谈录,受访作家包括王凯、葛亮、张楚、石一枫、弋舟、鲁敏、乔叶等。全书以鲁奖为切入点,从每位作家的创作经历、阅读体系、文学世界观等多个角度透视中国70后作家的创作图谱与精神群像,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呈现
本书分为六辑:第一辑:一半诗意,一半清欢。通过对四季流年的书写,表达一种自然、清新、淡雅的生活状态。在尘世的喧嚣之外,追求内心的宁静。第二辑:温柔半两,从容一生。在作者笔下,一草一木,皆有深情,一茶一花,物简心安。清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至美的人生境界。第三辑:淡之美,禅之境。人生路上,我们总要学会放下那些不必要
本书展现了雪城年轻警察陈风的成长经历。从破获震惊全国的惊天大爆炸案,最早锁定嫌疑人,遭遇专业高超技术人员的质疑和反对,成功推理不畏艰辛,到获得大爆炸案成功告破;从大老李不是盗窃犯,反复求证推理,到抓捕真凶,表现一个年轻警察潜心研究细致办案的真诚;从矿舍谋杀案,在摇摇欲坠的棚户区里找线索,到锁定残忍凶犯蔡破摩托的精细观察
苏轼是罕见的天才、全才,是思想家又是文学家,博擅众艺,著述丰富,其诗、词、文章都代表宋代文学的最高水平。他性格坦率,真诚乐观,处世态度随缘自适,思想丰富、通达,儒、道、释兼融。2000年法国《世界报》特辟专栏纪念千年人物,连载全世界十二位生活在十世纪的杰出人物,之后编辑成书《千年英雄》。苏轼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 苏轼存
这是一本讲述婴幼儿成长的低幼文学图画书,文图比例1:1.5。在大作家周锐成为爷爷的这一年,他用好奇的眼光注视着孙女非非的点滴成长。从第一声不依不饶的哭泣,到学本领、学规矩、学会狡猾地指挥大人帮她达成想法,再到和猫猫狗狗、小哥哥小姐姐的社交第一步……周锐老师用平凡中见神奇的幽默文字,记录了婴儿
2008年,梁鸿以出走者与归乡人的双重身份重返河南穰县梁庄,历时五个月的调查与走访,还原了梁庄近四十年的变迁史,记录下这片土地上真实的生活与深刻的困境:王家少年在情感荒漠中走向极端;昆生因再婚被逐出家园;梁庄小学荒废后沦为猪场;河流被挖沙机吞噬成吃人陷阱…… 十余年过去,中国乡村依旧在消失与
本书刻画了一群1930年代至1940年代之间,从事艺术的青年走向战场前线,成为战争时期边区主要战地记者,并在之后的几十年中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主要摄影力量的摄影家群像。书中描写了由漫画速写转向摄影的俞创硕、由木刻转向摄影的高帆、由电影转向摄影的徐肖冰、1943年战死的诗人与摄影家雷烨,以及战地摄影记者(也是《晋察
1938年,一支东北抗联小队在战斗中被打散,与主力部队及党组织失去了联系。排长老山东与汤德远、高云虎、万福庆、田小贵、花儿等几位亲密战友幸存下来,但不得不各自藏身避难。他们在战前立下誓言:无论何时何地,哪怕只剩下一人存活,也要找到部队,找到党组织,誓死坚持抗战,直至将日本侵略者彻底驱逐出中华大地。经历无数艰难险阻和生死
这是一本游离于神奇梦境与赛博想象之间的幻想诗集,作者将自己梦境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一一记录下来,建构了一个亦真亦幻的诗歌世界。 本书分为七个篇章,采用散文+诗歌的行文方式,融入了超现实和科幻的元素,以层层递进的方式记录了自己在梦境中游历的诸多城市。作者将这些城市中的事物融于自我意识之中,试图从梦的残片中探索内心,寻找自
我们将要讨论的这些文本,其直接关涉的,既不是由金钱和货买充斥着的不断变化的社交世界,也不是由道学或新儒家充分实现了的儒家伦理思想,而是两股势力的相交地带。在这样一个相交地带中,通过购置与拥有来思考乐的冲动将会同时遇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的道德评判的声音。这种乐仰赖于对世间某些东西的拥有无论是实际上的拥有还是概念上的拥有。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