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推荐
更多
新书推荐
更多
当前分类数量:9226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B2 中国哲学】 分类索引
  • 儒学简史
    • 儒学简史
    • 柳无忌 著/2020-7-1/ 江苏人民出版社/定价:¥48
    • 本书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儒家学说形成、发展的基本历程,以及儒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点。正逢当今国家和民众关注国学,希望多方面了解中华文化传统的时期,本书既可以作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读物,作为大中学生的基本课外读物,也是学习国学的入门之作。

    • ISBN:9787214247797
  • 蕺山后学研究
    • 蕺山后学研究
    • 张瑞涛 著/2020-7-1/ 人民出版社/定价:¥96
    • 明末大儒刘宗周(1578-1645,后世学者尊称为蕺山夫子)在宋明理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现代新儒家唐君毅誉为“宋明儒学最后之大师”,牟宗三也以蕺山为“宋明儒学最后之殿军”。刘宗周通籍四十五年,在仕版者六年有半,实际立朝仅四年,其余时间多在家讲学修道,授徒传业,从游学者百人以上,其中十余位弟子传世有著述文献,如黄宗羲、

    • ISBN:9787010204543
  • 宋明理学理治社会研究
    • 宋明理学理治社会研究
    • 徐公喜 著/2020-7-1/ 人民出版社/定价:¥96
    • 从中国哲学思潮发展史看,宋明理学是我国宋明时期形成的哲学思潮,是儒、释道三教长期争论和融合而成,也是中国哲学发展的文一个理论高峰。从社会治理上讲,宋明理学倡导理治,形成了多纬度社会治理模式,以道德伦理控制为主导,以伦理道德、礼俗制度、政治体制、法度律令与经济调控有机结合,走过了一条“礼乐刑政”向“德礼政刑”的综合治理转

    • ISBN:9787010201931
  • 王学与晚明师道复兴运动(增订本)
    • 王学与晚明师道复兴运动(增订本)
    • 邓志峰 著/2020-7-1/ 复旦大学出版社/定价:¥168
    • 《大学》之所以成为“四书”之一,是因其心-身-家-国-天下的内圣外王加购,代表了宋儒的精神理想。晚明政治儒学的展开,与此也是相应的。可以这样说,阳明“致良知”在“心”的本源处唤醒了师道意识;王艮“大成师道之学”所提倡的“安身立本”,使个体之“身”得以挺立于世间;晚明讲会之自称“孔子家”,意味着师道精神的社会化,以东林、

    • ISBN:9787309150384
  • 儒藏(精华编二三四)(上下册)
    • 儒藏(精华编二三四)(上下册)
    •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2020-7-1/ 北京大学出版社/定价:¥1200
    • 本书为《儒藏》(精华编)集部之一种,包含《舒文靖公类稿》《东莱吕太史文集》《止斋先生文集》三种。《舒文靖公类稿》作者南宋舒璘(1136—1199),世称广平先生,奉化广平(今浙江宁波)人。南宋乾道八年(1172)中进士,授四明(今宁波)郡学教授,未赴。后任江西转运使干办公事,继为徽州府(今安徽歙县)教授,继任平阳县令。

    • ISBN:9787301119525
  • 儒藏(精华编).六二
    • 儒藏(精华编).六二
    •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2020-7-1/ 北京大学出版社/定价:¥1200
    • "北京大学儒藏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学术文化项目。《儒藏》收录自先秦至清朝结束这一时段中,儒家经典及其注疏、儒家学者的著述和体现儒家思想文化发展的相关文献,包括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尽量选用最好的底本,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进行分类。 《五礼通考》二百六十二卷,卷首四卷。卷首第一、第二为《礼经

    • ISBN:9787301117804
  • 王船山遵礼之道研究
    • 王船山遵礼之道研究
    • 陈力祥,王志华/2020-7-1/ 北京大学出版社/定价:¥66
    • 王夫之作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其思想体系既继承了宋明道学的理论渊源,也体现了特殊历史时期的时代特色。在对宋明道学基本问题进行重新阐发的过程中,他将形而上的哲学层面的“存天理”等基本问题落实到现实的可以践履的“遵礼”上来,形成了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据枢纽性作用的“遵礼”系统。对这一包含多个层面、多个环节的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复杂

    • ISBN:9787301310762
  • 儒藏(精华编六七)
    • 儒藏(精华编六七)
    •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儒藏》编/2020-7-1/ 北京大学出版社/定价:¥1200
    • 《儒藏》(精华编六七)收录《五礼通考》卷一五一至卷一八〇。《五礼通考》共二百六十二卷,作者秦蕙田,乾隆元年(1736),一甲第三名进士,歴官礼部右侍郎、工部尚书,终官刑部尚书。《五礼通考》,是其一生心力所在,所谓五礼,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每礼考证时间上至先秦殷商,下至清初。本册论及内容包括:昏礼,饗燕礼,射

    • ISBN:9787301117859
  • 儒藏(精华编六六)
    • 儒藏(精华编六六)
    •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儒藏》编/2020-7-1/ 北京大学出版社/定价:¥1200
    • 《儒藏》(精华编六六)内容《五礼通考》卷一二一至卷一五〇。《五礼通考》共二百六十二卷,作者秦蕙田,乾隆元年(1736),一甲第三名进士,歴官礼部右侍郎、工部尚书,终官刑部尚书。《五礼通考》,是其一生心力所在,所谓五礼,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每礼考证时间上至先秦殷商,下至清初。本册论及内容包括:吉礼中的祀孔子,

    • ISBN:9787301117842
  • 儒藏(精华编六四)
    • 儒藏(精华编六四)
    •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2020-7-1/ 北京大学出版社/定价:¥1200
    • 《五礼通考》二百六十二卷,卷首四卷。卷首第一、第二为《礼经作述源流》,卷首第三、第四为《歴代礼制沿革》。 “五礼”之名,始见于《周礼·大宗伯》,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礼覆盖了古代社会的全部礼节。在秦蕙田之前,专门通考礼的著作有两部最为著名,一部是南宋朱熹《仪礼经传通解》。此书是朱熹未竟之作,后来由朱熹门人黄

    • ISBN:978730111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