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研究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及发展的书,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电影与跨文化传播概述,分别从文化与跨文化研究概述、文化与传播的关系、跨文化传播手段三个方面展开了介绍;本书第二章为中国电影对外传播概况,主要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21世纪以来的中国电影对外传播;本书第三章为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语境,分别从全球
《牛津西方艺术史:艺术的基石:古代希腊和罗马》是“牛津西方艺术史丛书”中的一本。“牛津西方艺术史丛书”全面总结了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并且以独到的视角阐述和解读了西方丰富的艺术作品,其中涵盖了从绘画到摄影、从雕塑到室内设计等各种艺术种类与形式。本套丛书凝聚了全球50多位顶级专家的心血,主编为著名艺术史学家马丁·肯普。书中
本书为美术类考级指导用书。细致讲解了美术专业中多个考级门类的概念和特点,逐步深入到如何熟练运用其技法,书中还选用了中外多位名家作品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并通过点评示范作品给予读者考级指导意见。本书共8个科目,每个科目分为两个章节,第一章为各个科目的概念、常用工具、技法和名家作品赏析,第二章为考级大纲和考级示范作品评析,以
本书从音乐教育实用的角度出发,理论与实践并重,既有对音乐教育理论、音乐教育实践的分析,又有对音乐教育审美能力的培养。其内容主要包括音乐课堂教学设计、音乐教学法、音乐教育实践、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课外音乐活动等,还对音乐教师的基本素质、音乐教学设备与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本书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深入浅出、条理清
本书是以“高校艺术研究——在美术馆谈美育”为主题的美术理论图书。全书角度新颖,涵盖泛,汇集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美术作品、艺术事件等内容。全书共分五大部分:前世今生、美术馆谈、美术之路、和而不同、结束语。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对美术馆功能的认识、对艺术作品的鉴赏,以及对艺术家的解读都能得以提升。本书将引导读者在理解和
有义的人格、有情的悲悯、有趣的灵魂、有诗的意境,是丰子恺的绘画作品每每打动人心的内在原因。他的作品尺幅不大,却以简胜繁、以少胜多,小中见大、弦外余音,这也正是中国艺术的典型特征。本书汇集200幅丰子恺最具代表性的漫画作品,分护生之心、童真之趣、诗意之情、闲逸之韵四部分来展示丰子恺的艺术世界和心灵世界。“主编前言”介绍了
在齐白石(1864—1957)诞辰160周年(2024年)之际,该选题从清代名家与齐白石的关系这个新的学术视角,对齐白石的书法、绘画和篆刻进行解读。该书运用新的博物馆、美术馆所藏齐白石日记、画稿、手札等文献,深入剖析齐白石书画篆刻艺术与清代艺术家的渊源。全书图文并茂,选录各大博物馆藏齐白石书画印上百件,集学术性、艺术性
本书汇集了30个这些开创性的第一次,每个第一次都是平易近人且引人入胜的,讲述了这些事件为何发生、如何发生,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和后续的故事。作者以一种原创的方法来观察和欣赏艺术,让我们了解作品从何而来,它们与我们有什么关系。那些改变绘画创作方式的关键时刻,也重塑了人们对于艺术之目的以及如何创作艺术的观念与见解。全书按主题
本套钢琴教材由上海音乐学院音教系组织编写,此本为复调卷。按难易程度,分为三个级别,本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适合中高级别的学生,有很高的练习价值。每首作品的曲末,均加上了作品介绍和结构分析,供学习者演奏参考。此外,这套教材还可作为考级的辅助用书。这套教材主要由唐哲和张希主编。唐哲,钢琴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硕士
本书是由来自全国不同院校的九位专家,结合各自的教学科研实践,对音乐美学基础理论做出的一系列新表述。其中所介绍与论述的音乐美学基本原理,涵盖了音乐本体、音乐实践等最为根本的重要原理性问题,同时还专辟两章对中西音乐美学的沿革加以梳理与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