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中的一部力作。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以永恒的历史范畴为基础,根据其严格的文化领域的批判,哈贝马斯等理论家也存在不足。本书的目的在于扩展批判理论及其经济系统的关键的主体间性观念的范围。本书分以下几个论题:从建构论到物化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与资本主义批判;社会的资本化与交互的
本书以问题为导向,模糊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政治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分析哲学、以及国内尚属于边缘的当代日本哲学之间的二级学科壁垒,为“唯物论”提供更丰富的经验养料与更精准的表达方式;为在前信息技术时代形成的历史唯物论思想提供合适的理论通路,以便帮助马恩的思想能够圆融地切入信息技术时代所提出的新问题。
本书以卷帙浩繁的中国历史文化典籍为重要材料,以中国历史上众多人物在生死面前的不同抉择为主题,分门别类地陈说各色人等的生死百态并略加分析。凡21类,178目,500余案例卷宗,涉及二三千古人,系统地展现了著名历史人物在生死面前各不相同的心路历程,并力图透过古人对于生死的所思所想和所做所为,勾勒世俗众生的生死百态,进而揭示
本书是由上海大学价值与社会研究中心和中国价值哲学学会联合组编的研究文集,主要内容为中国和西方价值论研究的经典和当代前沿问题研究,包括中西方价值哲学理论研究、核心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研究、当代其他热点价值论问题研究等,集中反映价值论研究领域最新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推动中国价值论研究发展进程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辑《
为纪念中山大学哲学系已故著名哲学家朱谦之先生,弘扬其学贯中西的学术精神,中大哲学系创办“中大谦之论丛”,论丛主要收录国内外学者对于著名哲学家以及重要哲学论题的研究性论文。《现象学视域中的东西方心性思想研究》以心性问题为主题,以现象学为研究视角,收集了19篇专题文章。其中,包括9位中国学者的11篇论文:陈立胜讨论儒家思想
本书是对《论死与不死》更清晰和更成熟的总结,费尔巴哈在这本书里反驳了宗教天国说与轮回说,认为这是对生命价值的贬损,认为不应该屈服于宗教的“无限度的然而确实是幻想的生命”,驳斥了被幻想的、超自然主义的人格,肯定了现实的、活的人格,认为人应该选择“有限度的现实的生命”;同时还驳斥了宗教的“牺牲”观点,认为这是对人生命尊严的
本书是一部关于悖论的叙事史,作者引人入胜且让人眼界大开地叙述从古希腊开始,穿过中世纪、文艺复兴,直到二十世纪的悖论史。本书按照编年史的体例写就,共分24章,每一章都将一位哲学家和一个重要的悖论结合起来讨论,同时也包含了更广阔的思考,并且以一种亲近易懂的方式叙述在解决这些谜题的过程中已经被采用的策略。读者可以跟随芝诺、苏
本书是詹蒂利在罗马大学讲授“社会与意志的先验理论”这一主题系列讲座的讲稿,最后结集成书。它是詹蒂利“现实唯心主义”哲学成熟时期的完整表达。以“内在方法”为哲学起点,讨论了人的意志的创造性,以黑格尔辩证法系统演绎了伦理作为法、个体、经验、伦理范畴、国家、经济和宗教诸多主题。
本书主要论述了以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物质与世界,实践与世界,社会及其基本结构,个人与社会,联系与发展,发展的基本规律,历史规律
斯特劳森是20世纪形而上学复兴的关键人物。在日常语言的背景下,斯特劳森以先验论证为手段,以联结主义为模型,提出了“描述的形而上学”的整体方案。本书以“自然语言的逻辑图像”作为斯特劳森形而上学的题旨,在梳理斯特劳森的总体思想脉络的基础上,对其形而上学思想的基本主题、理论基础、理论架构、后续发展及理论终局做出了汉语学界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