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藏地题材的生态纪实文集,也是作者行走黄河源的一线观察记录。书中收录《河源纪事》《车巴河纪事》《草地纪事》三个系列散文。《河源纪事》抒写黄河上游自然生态保护取得的成效,同时也对黄河上游的风物人情做了细致入微的描绘。《车巴河纪事》记录了作者作为基层干部在车巴河工作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是一部生动的牧区生活实录,再现了
我是一个骑在墙上的人,我流窜于小镇和名利场之间。当我在名利场时,我是一个冷眼穷人,这些故作体面的人造景观让我疲惫。当我在小镇时,我又不禁为我在名利场学到的东西沾沾自喜,想要把先进的时尚知识播撒在朴素的河南大地。出身高考大省河南的小镇女孩金子在北京时尚前沿工作,出身的平凡和时尚圈的光怪陆离这两种色彩在她身上碰撞,她时而是
从在大学图书馆发现李普曼传记,找到自己的人生之路;到满世界游荡,写作五卷本梁启超传。那个曾经忧伤的年轻人,成长为一位与时代共舞的知识分子。 这本书记录的,是作家许知远自己的声音:阅读,游荡,穿梭于不同的时间与空间,观察体验这个万花筒般的世界,伴随着永不停息的自我分析的冲动。 这不正是我想过的生活吗?穿梭于各地,训练出某
本书是屈吕富在他母亲八十五岁时,亲自侍奉母亲八年写下的日记。书中记录了他与母亲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写母亲的吃,写母亲的衣,写母亲的乐,写母亲的病,写母亲的难受。展现了作为人子,为了让母亲快乐健康地度过晚年生活,尽心尽力照顾的孝子之心。
《绍兴和议》是宋金逐鹿系列历史小说的第四部,讲述金国发生政变,主战派兀术掌权,渝盟南侵,南宋军民被迫反击。先是刘锜率八字军在顺昌大败金军,随后岳飞率军北伐,连克十余座州县,直抵汴京附近。然而南宋朝廷患得患失,不敢乘胜进军,迫使岳飞班师。金军不甘南侵受挫,次年继续用兵,结果在柘皋一战大败,但由于贪功轻敌,宋军在大捷之后遭
《吴宓日记》1998年一出版,就广受读者欢迎,在学术界掀起吴宓研究的高潮。近年来随着吴宓研究取得诸多新的成果,搜寻购买收藏《吴宓日记》成了一种新的时髦,甚至有读者不惜斥巨资购买二手书,频有读者捎话希望三联书店重印《吴宓日记》。以新生代学者为代表的学者基于对社会快速变迁与个人命运跌宕起伏的复杂关系的现实关怀,对《吴宓日记
作者自博士论文开始研究香港文学,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小说香港》2003年在三联哈佛燕京丛书出版后,在海内外颇具影响,目下已经成为香港文学研究奠基性著作。《小说香港》完成后,作者深感香港文学缺乏报刊史料建设,从此投入香港报刊整理工作。香港报刊多不存国内,而是在香港及其他地方,因此这项工作特别辛苦。作者去了大英图书馆
自梁启超始,20世纪中国的人不断建立、翻新关于现代的知识与信念,展开对自身的想象与重构时,青春在政治与文化表述中,便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直至成为现代中国一个经久不衰的神话。在梁启超吟唱出少年中国的赞歌后,多少代中国知识分子、作家、政治家都选择青春这一符号来寄托他们对政治革命、文化改革、民族复兴和美好生活的渴望:从
在以空前速度实现国家富强的近代中国,中国少年新青年等就成为用来描绘崭新中国时不可或缺的口号。中华民国以来,描写青年成长的教养小说变得盛行起来。但潜意识里,这些少年青年往往指的是男性。少女们有时会被鼓励成长为可用之材;有时又会被要求回归家庭,成为后方的某种支援力量。可以说,女性是长时间以来被文化政治遮蔽的群体。 在近代女
《故事新编》是鲁迅的一部别具一格的短篇小说集,这部作品收录了鲁迅从1922年至1935年创作的8篇小说,这些故事以远古神话和历史传说为蓝本,却被鲁迅赋予了全新的灵魂,充满奇思妙想。正如鲁迅自己所说,他对这些故事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将古代和现代错综交融,在幽默风趣、婉而多讽的文字背后,有着深刻的内涵与对现实的犀利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