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稿为随笔集,由50余篇文章构成,除代序外,正文分为“行走的体验”“读书”“旅途印象”3个部分,外加《金句》1篇,共123千字。文章质量不错,写出了真性情、真情怀,是企业家而又能以忧患意识、终极价值追求、虚心处事背书,有不少真知灼见,颇值一读。第一部分“行走的体验”,是全书的核心,主要包括作者切身的生活体验、对人生的真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唐诗中的节令民俗》既能让读者感受唐诗之美,又能体味传统节令民俗的文化之味。书中不仅有元宵节的繁盛,清明节和端午节不忘初心的品质,七夕节少女穿针引线的情思,中秋节团圆的快乐,还有重阳节登
本书在通过对三苏文学作品的学习解读,提升在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达成弘扬三苏文化,传承三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的目标。彰显地域特色,强化教学特色,传承优秀文化,塑造时代新人。彰显地域特色,强化教学特色,传承优秀文化,塑造时代新人。这本教材旨在让大学在校生基本了解三苏文化概况以及眉山地域文化的一般性特征,通过对三苏文学作
这是一本当代文学小说。一位患有心脏病的孤儿陈猎雪在经过心脏移植后重获新生,随即被主刀医生陈庭森领养,因为这颗心脏是陈庭森亲生儿子的。这个特殊的家庭就此开始了艰难的磨合生活。他人的心脏让陈猎雪既有活着的庆幸,又有被其捆绑了人生的错觉。而陈庭森身为养父,在经历家庭剧变后,无法给予孤儿陈猎雪渴望的爱和安全感。扭曲的家庭关系就
《近月山庄》是一部文学作品,讲述了主人公叶世泉父子两人曲折的创业故事。叶世泉中年丧偶,其子叶一丁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放弃了上重点高中的机会,去了职业学校学习烹饪,后来凭借父子俩的共同努力,开办了近月山庄,成为餐饮界的后起之秀。后来,近月山庄因为叶一丁的盲目扩张而出现经营危机。叶一丁一蹶不振之际,父亲叶世泉从旁鼓励。叶一丁
《萤光如雪》为现代诗集,精选了作者近三年来创作并在《星星》《诗歌月刊》《诗潮》《绿风》《散文诗》《中国诗人》《福建文学》等各类报刊上公开发表过的作品126首(组)汇辑成册。书稿分为“亲人在野外”“遇见一片叶子”“五月之镜”“萤光如雪”“向西的事物”等五辑。这些诗歌文本创作,或是基于对乡村生活体验的怀想与守望,或是对现实
小说以1932年淞沪抗战前后,江浙财阀和地主阶级相互勾结对广大农民进行残酷剥削为背景,描写了老通宝一家和全村为夺取蚕事丰收而竭尽心力和财力奋斗,结果丰收却欠债的悲剧。作品揭露了帝国主义、资本家以及地主高利贷者重重压榨农民的罪恶,反映了当时黑暗的社会面貌。作品短小精悍,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张驰交接,情节安排错落有致,人物夺
《履历》收录了作者从1983年至1992年、2011年至2023年两个阶段间创作的50多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这些诗歌与作者的履历相关,诗人在青海、陕西、山东等地的生活经历为其诗歌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从青藏高原到滨海江边,诗中不仅有大自然的美景,还有诗人的人生履历与精神文化履历,表现了一名青春期的诗人,从最初的单纯
《电白作家作品集》是一部综合性文集,辑录了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60多位作家的作品。书稿有代表性地选择了电白区广大作者的文章,这些作者中不少是电白籍知名作者,通过对家乡热土的回忆和讴歌,展现出电白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同时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年来电白文学界的新动态,这些作品以不同的文学风格,展示了他们的人生观和对
《邂逅》为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小说选本,由北大学者王风选编,选目精当,选本权威。辑名借用汪曾祺1940年代末自选小说集的书名,收录了汪曾祺早期的小说作品,六七十年代以及1980年代后以昆明、北京为背景的作品,以及依据古代小说和传说改写的作品,包括《复仇》《老鲁》《鸡鸭名家》《黄油烙饼》等名篇。《邂逅》中能够看到汪曾祺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