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白族、蒙古族、纳西族、彝族、土家族、壮族、苗族、侗族等各少数民族文士创作的汉语诗文作品纷呈迭出,各种体裁及题材均有涉猎,诗文别集不断涌现,相应的文学理论水平也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明代少数民族诗文创作数量丰富,体裁多样,各族作家都展现出熟练驾驭各类诗文体的能力。有明一代,有诗文传世的少数民族文士有194位,他们创作出两
前人对《乐府诗集》研究多就文献辑佚着眼,本书最大之不同,即视《乐府诗集》为宋人乐府学研究的重要代表,将其放到乐学、诗学的双线链条加以审视。《乐府诗集》虽无序跋,但郭茂倩的乐府学思想见于分类、解题及作品收录中。承唐之后,宋代乐府创作依然盛兴,新旧观念交融碰撞,从总结与传承礼乐文化的角度整理乐府可以看出,《乐府诗集》又是宋
本书收入了150首五言或七言绝律诗和30首词作,均按格律填写。内容涉及对自然、人文、历史、社会多方面的体察和感受;特别是讴歌了祖国大好河山、中华文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功绩,以及我国在当今时代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同时也歌颂了英雄人物,鞭挞了负面的、丑恶的现象。书后还缀录了5篇与诗有关的议论。本集作品大部分曾在《秋韵》内刊和
刘绘与杨慎、李梦阳、何景明、张佳胤、熊过、赵时春、湛若水、康海、唐顺之等人皆有交游。他被黄宗羲称赞为“明朝作手”,诗歌诸体皆备,题材各异;散文气势磅礴,广征博引。他既批判继承了七子的复古文风,又吸收了唐宋派“文从字顺”的文风,铸成一家之言,在嘉靖后期诗坛上颇有影响力,颇得王世贞、黄宗羲等人的推崇。《刘嵩阳先生集》是刘绘
本书研究内容为20世纪90年代诗歌的表意方式,探讨“怎么说”以及“为什么这样说”的问题。在价值指认与重要概念辨析的基础上,本文围绕90年代诗歌表意方式重点论述了以下三个问题:一是20世纪90年代诗歌“为何说”。此部分主要探讨语言观与诗人的表意意图,即诗学观念与写作技艺变化的表征以及变化的原因。二是20世纪90年代诗歌“
姚蓉,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主任,策划和担纲上海大学历届吟诵大会,《中华古典诗词吟诵》本科生课程获2021年度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立项。2017年国家颁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人神、异兽类与怪谈类,玄幻色彩更浓。本卷仍旧是从中国古代笔记中遴选,参考其他古籍、现代科学著作与论文,抽丝剥茧,细致分析,把这些人神异兽背后的真实情况一一娓娓道来,按照现代科学或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纳,作出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如何评价新诗大众化;新诗如何取标题;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诗歌对新诗的启示;从古典诗学传统看新诗批评的建构;新诗的音乐性及形式创造;自由诗的自由与难度——兼谈吴思敬的新诗自由观等。
本书是一部刑侦悬疑科幻小说。刑警罗无辛下午6点,会莫名进入小房间,通过屏幕看到女孩陶昕坐在自己驾驶位。此后,他与陶昕“共享时间”,早上六点和下午六点交换身体控制权。两人一边应对混乱生活,一边设法解除绑定,还共同经历了几件案子。陶昕擅作主张处理人际关系,反倒缓和了罗无辛与周围人的关系。后来陶昕出现时间减少,常陷入沉睡。原
本书讲述了女孩元双与男孩黎肆行大学校园里相识相遇相知的故事。元双升入大学后,黎肆行刚好从国外交换生回国,两人在校园生活中因为室友以及学校活动而交集颇多。一来一去,黎肆行慢慢开始关注起元双,发现她看似乖顺善良,实则坚强有主见,也发现了元双有诸多的才艺。当两人渐渐靠近后,黎肆行注意到元双的笔记本里经常出现4号,他一度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