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了艺术家于婧近年来创作的风景、人物等题材的油画作品,共分为6个部分,内容题材涵盖了草原、田野、山丘等风景和人物写生。该书是艺术家油画写生的艺术实践,不仅展示了其对油画这一传统艺术门类的技巧的熟练运用,在用笔、用色上也表现出独特的个性,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展示其审美情趣,更是展示了我国壮丽的山河美景和百姓的精神面貌
本书是探讨美和艺术的读物,分为四个章节,阐述了18世纪德国、19世纪法国、维多利亚时代和现代艺术批评理论家对美和艺术的评价,跨越了两百年的西方艺术史。从考夫曼到惠斯勒,从安格尔到罗塞蒂,从塞尚到波拉克,通过这些艺术家的作品,详细表述了不断变化的美学观念与具体作品之间的关系、艺术家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美”的观念,以及哪些
《和声的故事》绘本以宝兴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硗碛多声部民歌(于2008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为主题,内容串联了宝兴县硗碛藏族乡“上九节”“锅庄”“牦牛节”以及婚俗等民俗活动。绘本由成都师范学院副教授、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李茂渊撰文,由艺术家王伊韵(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工笔人物画专业,研究
本书是一本工艺美术研究的理论类书籍,主要内容为日本早期民艺运动(1926—1945)研究。民艺运动是20世纪20年代日本兴起的一场工艺美术运动,旨在将工艺美术品的创作从沉迷于虚伪情感和华丽矫饰的的状态还原到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民艺”即“民间工艺”,指出自无名工匠之手的的大众日用品。本书通过研究日本民艺文化的振兴与
《国画基础》内容分为工笔花鸟、写意花鸟、写意山水三个版块,以国画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为主线,配以大量的范画、步骤图,详细地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笔墨技法,中国山水画和花鸟画常见典型题材的表现技法和绘画步骤,以及如何对景写生等等。本书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满足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师和学生需求。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秦腔起源,介绍几种有关秦腔起源的不同观点;秦腔发展演变的过程及不同阶段出现的著名演员、著名剧作;秦腔的传播范围及传播方式;秦腔的表演文化,包括秦腔音乐及几大表演技巧等;秦腔的文化品格,主要从秦腔艺术的地域性、民间性等内容讲起;秦腔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及在其他艺术形式中的表现等。书稿对于读者了解秦腔艺术
本书收有党晴梵先生所藏八种青铜器皿全型拓本,其中数件有清代著名金石家、书法家吴大澂的题跋,拓工之精,题跋之美,流传有序,实属珍贵。
《长安旧家珍藏金石碑帖选》是一套由《唐皇甫诞碑》《唐同州圣教序》《唐豳州昭仁寺碑》《金文形器拓本八种》四本构成的丛书,选自长安旧家之陕西近代著名学者党晴梵先生家旧藏金石碑帖拓本。党晴梵(18851966),字晴梵,号待庐。党晴梵起身合阳,负笈沪上,安家西安。以武将闻名,以文史成家,以书法蜚声。历经风云变幻,温不增华,寒
《唐皇甫诞碑》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代表作品之一,明万历年间关中大地震时折断,损数字,清末时则已损百余字。此册为明末清初所拓,墨色沉着,字迹清晰,前后均有党晴梵先生题跋,实为珍贵。
针对当前高等教育艺术设计类教师普遍厌教、学生普遍厌学基础理论课的现状,本教材企望教师掘弃过往刻板枯燥繁缛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理论课程尤甚],以寓教于乐的态度面对学生的个体性差异。采取案例教学导入、综合实训贯穿[理论课程尤缺]的授课流程,运用自身和他人教学和设计实务的经验,将学生们看来目标模糊的设计理论分解为清晰可辨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