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哲学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的过程中,康德扮演了关键角色。正是康德将本体论与认识论彻底割裂开来,使西方哲学走向了另一个阶段。康德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思想遗产,雅各布·布鲁诺夫斯基便是继承人之一。在《知识与想象之起源》中,布鲁诺夫斯基尝试用现代科学的知识接续康德的认识论工作。他从生物学、语言学、数学、逻辑学、艺术等诸多角度
分析哲学是20世纪最主要的哲学思潮,它使逻辑分析成为哲学的基本方法,使语言成为哲学研究的直接对象,从而使哲学研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促成了“语言转向”,在哲学领域中形成了一场所谓“哥白尼式革命”,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的代表人物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等人的思想至今影响不衰。本书通过分析亚里士
分析哲学的样态在当代发生了很大变化。本书以问题为线索展开,选取国际上近30年聚焦最多、争论最激烈的话题进行呈现,其内容涵盖真、意义、经验、因果性、知识与价值、心身问题、同一性、行动的理由、道德抉择等永恒而常新的哲学命题。本书并不追求面面俱到,而是凸显鲜明的问题意识和论证特色,注重前沿性、趋向性、对话性,期望能与通行的以
哲学价值论是正式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存在论、意识论相并列的哲学基础知识理论分支,一向由西方哲学家特别是新康德主义、实证主义、实用主义等所探讨,长期缺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阐述。本书属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自主创新的一项成果。本书运用马克思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立足于学科的高度,就价值现象的本质、发生和存在的基础,
作为一名哲学研究者而言,关注和掌握哲学前沿问题与方法论,是从事研究的必备前提。而如何关注和掌握哲学前沿问题与方法论,前辈学者的身传言教与治学经验则至为重要。《哲学前沿问题与方法论》是作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研究生教材系列中的一种,旨在培养研究生的前沿意识与方法意识。本书收入的文章时间跨度近40年,皆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成名学
《公共性与马克思哲学》,立足欧洲思想文化的历史脉络,从公共性理论切入,努力探究马克思哲学的真精神,以该哲学所秉持的实践与价值理性思维智慧,首次全面、系统地对公共性理论与马克思哲学观的基本内容、理论实质和价值追求等问题作出了相对准确和全面的理论概括,具有重要的学术创新价值。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作为时代的精神触角,它以唯物史观的方式解释、改造着世界,把握着人类政治社会的发展方向,而且通过对政治价值的思想内容、道德追求、价值取向和理性判断的深刻把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指引着人们的精神信仰。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作为理性、科学的政治信仰,为人类构建了一个消灭了剥削和不平等的理想社会、
西方形而上学思想史.II(思想文化史书系 西方系列)
本书成书于2010年,收录了当代著名哲学家格拉汉姆·哈曼在1997—2009年的11篇论文和讲座稿,每章独立成篇。这11篇文章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当今哲学界风头正盛的思辨实在论思潮。本书可以被看作是哈曼学术思考的起点,作者从对海德格尔哲学的反叛性解读开始,展示了由他所提出的“以物为导向的本体论”逐步发展的思想
很多人总觉得自己的工作总是做不完,而有些人工作很轻松,总是以很高的效率完成。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为什么工作总是做不完:从低效变高效的42个秘诀》的作者吉田幸弘通过研修、演讲、咨询,接触过3万多人发现,高效人士与低效人士在时间利用、人际关系、工作方式、思考方式、心理管理等五个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在这本书中,他对比了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