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设计工作流程为导向,将理论分析和项目实践相结合,讲解平面设计师必须掌握的设计基础知识与实操技能,帮助读者从学习的状态转换成工作状态。书中汇总了在平面设计中对大家有帮助的法则,包括:1.设计基础原理:介绍了要做出好设计,需要哪些设计规则和理论;2.设计实践:涉及了文案、与客户沟通技巧、海报、画册、导视、周边物料、展
本书是一本强调如何有效利用数字媒介进行动态设计和视觉化表达的教材,主要对动态叙事的原理进行阐述,内容包括动态设计概述、动态设计叙事特征、动态设计的形式美法则、动态设计分类及案例分析和动态设计工具介绍。本书有助于在动态设计和各种形式的媒介之间建立强有力的联系,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动态设计在创作与传播媒介不断更迭下形成的独特叙
本书通过导论介绍实验动画的定义与特点、历史背景与发展状况、创新技术与视觉探索,并详细介绍了实验动画的艺术表达、基础知识、创作过程、周边设计。通过阅读案例,学生可以了解实验动画的相关概念、技术,并掌握实验动画的创作和推广方法。 本书强调创新技术,如数字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帮助学生了解实验动画领域的新兴技术和面临的挑战
自清代中期开始的“碑学与帖学”之争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事件,近年“碑学与帖学”又渐成为书法界的热门话题,本丛帖择取晚近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为研究与临习提供重要材料。沈尹默(18831971),近代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字中、秋明,号君墨,别号鬼谷子。祖籍浙江湖州,生于陕西。书法从欧阳询《醴泉铭》《皇甫诞碑》入手,
自清代中期开始的“碑学与帖学”之争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事件,近年“碑学与帖学”又渐成为书法界的热门话题,本丛帖择取晚近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为研究与临习提供重要材料。李瑞清(18671920),清末民初诗人、教育家、美术家、书法家。字仲麟,号梅庵、梅痴、阿梅,晚号清道人。江西抚州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书法上
自清代中期开始的“碑学与帖学”之争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事件,近年“碑学与帖学”又渐成为书法界的热门话题,本丛帖择取晚近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为研究与临习提供重要材料。康有为(1858—1927),近代思想家、书法家。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广东南海丹灶(今属佛山市南海区)人。清光绪进士。书取法《石门铭》《爨龙
自清代中期开始的“碑学与帖学”之争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事件,近年“碑学与帖学”又渐成为书法界的热门话题,本丛帖择取晚近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为研究与临习提供重要材料。于右任(18791964),近现代教育家、书法家、诗人。原名伯循,字诱人,号髯翁、太平老人,曾用名刘学裕、原春雨等,笔名右任、骚心、大风、半哭半笑楼主、关西
自清代中期开始的“碑学与帖学”之争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事件,近年“碑学与帖学”又渐成为书法界的热门话题,本丛帖择取晚近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为研究与临习提供重要材料。翁同龢(1830—1904),清政治家、书法家、收藏家。字声甫,号叔平,晚号松禅、瓶庐居士,江苏常熟人。咸丰状元。以书法名于时。他主张学碑帖“重在气势,不在
自清代中期开始的“碑学与帖学”之争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事件,近年“碑学与帖学”又渐成为书法界的热门话题,本丛帖择取晚近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为研究与临习提供重要材料。吴湖帆(18941968),近代书画家、书画鉴赏家。名翼燕,字遹骏,后更名万,字东庄,又名倩,别署丑簃,号倩庵,书画署名湖帆,斋号四欧堂、梅景书屋、玉华仙馆
自清代中期开始的“碑学与帖学”之争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事件,近年“碑学与帖学”又渐成为书法界的热门话题,本丛帖择取晚近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为研究与临习提供重要材料。梁巘1710—1788,清朝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梁巘。字闻山、文山,号松斋,又号断砚斋主人。亳县(今安徽亳州)人。以工李北海书名于世,时人将其与大学士梁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