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8年11月,弗里德里克·肖邦、乔治·桑和她的两个孩子,为躲避巴黎的寒冬,乘船前往马略卡岛。他们住在巴尔德莫萨的一座废弃修道院里,肖邦用帕尔马当地工匠制作的一架小钢琴,在那里创作了音乐史上最具革命性的作品之一雨滴等多首前奏曲。但故事并没有以肖邦去世而结束。那架小钢琴在七十年后,被到访的音
本选题为艺术图像文献学研究(第2辑),其中所指文献,并非专指传统视野中的艺术史论文字著述,而是指将图像文本作为与文字文本并列的文献系统,加以整体认知和研究,大致包括图像目录、图像鉴藏、图像版本、图像类文字文献整理和学科理论等方面。本选题在《艺术图像文献学研究(第1辑)》的基础上,以探索艺术图像文献学建构为主题,继续汇编
银幕终暗,时光难留 电影与青春皆难免于散场 然而影像的风是钥匙 将青春的锁孔都灌满低语 对话开启的一刻,被偷走的时光定格 电影是一个造梦的机器,而我们沉浸其中 我们是影像的观众,也是影像的旁白 十年书写,不惧散场 灯灭,电影开场;灯亮,继续出发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基于专业眼光的电影鉴赏记录。作者以或犀利或温柔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本书采用符号学家帕特里斯·帕维斯(PatricePavis)、乌伯托·艾柯的研究成果,用史论类型符码关联法,探究日本平成年代电影的意义生产范式,揭示其电影内部的情节、风格符码和集体文化之间的多元关系。理论方法包括:电影史论和类型理论结合、符码三分法(
本书以幽默配角的形象塑造为切入点,首先,将中国动画电影中的幽默配角形象根据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理论,通过大量实例进行定义和类型的分析归纳,从而阐述幽默配角的视觉设计如何奠定动画的叙事风格。其次,透过中国动画幽默配角形象设计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现象,分析中国动画电影叙事策略的变迁。再次,针对中国动画电影中幽默配角视觉形象
查尔斯·罗森可能是当今著作最丰富的文化评论家,书中的内容浩如烟海。作为一名出色的钢琴家和芝加哥大学的名誉音乐教授,他的主要切入点当然是音乐。然而一旦跳出来,阅读就会进入心理学、文学、科学、哲学、艺术一切人文学科这个独特空间所酝酿的事物。在这本书里,罗森传递的力量将使你获得自由。 《自由与艺术:罗森谈音乐
本书是由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陆军教授主持编撰的一部系志资料集。前有序,后有大事记及校友名录,起迄时限为19592010年。《系志》的编写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创办以来在教师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办学形式等方面的情况,以简洁的语言作纪实性作述。整体结构按照方志的格式组织,规范有序。以期为后人深入研究
列夫·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提出:艺术是生活的镜子。如何走进艺术?这就需要阅读经典。经典是跨越时代的智慧结晶,是艺术大师以独创性语言构建的思想灯塔。它们或奠定理论基石,或颠覆传统认知,或引领艺术审美,能以更高效率触及艺术本质,启迪我们的艺术审美与实践。本书精选30部艺术学经典著作,从八个维度梳理人类探索艺
本书是一本专为插画师打造的国风水墨画集。作者以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为创作源泉,精心绘制了大量西游角色与场景的水墨作品。本书不仅以速写插画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呈现出《西游记》中的经典人物和场景,更能够让读者通过阅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水墨画艺术的魅力。无论是对于插画师还是对于广大艺术爱好者来说,这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珍贵画集
本书以品牌形象视觉设计及品牌管理为核心内容,单元课程中品牌形象视觉设计部分主要讲述视觉形象识别系统(VisualIdentity),以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为核心展开系统完整课程知识体系。本书在内容设置上不仅涉及传统概念中的品牌形象视觉设计,更利用较大的篇幅对创新品牌形象设计与传播进行解读,创造性地加入了全媒体及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