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电影伦理学的全新学科立场,对青春电影中的道德价值加以审视,反思改革开放以来的青春电影道德价值取向及其对青年群体的影响。本书既对青春电影的伦理叙事特征、道德价值取向及其历史变迁进行了整体研究,又对都市青春爱情电影、校园青春爱情电影等突出的青春电影类型及其典型个案进行了深入阐释,力求在传统美德、现代意识、社会主义核
油画艺术在西方文化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能够准确地传递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使观看者产生情感共鸣。自油画从西方传入中国开始,中国的油画就在一代代艺术家的不断的探索和追求中不断地往前发展。本书主要围绕油画艺术的基本理论与创作技法展开分析。本书内容首先从理论层面对油画艺术进行了分析,然后从美学角度认识了油画的审美意识、民族精神以
本书是关于碑学历史的带有反思色彩的研究,由六个论旨独立的章节构成:第一章《二王用笔无提按》,第二章《王铎、周亮工与清代碑学的“字体杂糅”》,第三章《激赏与嘲弄:清初书家郑簠的遭遇》,第四章《阮元“南北二论”非关取法北碑》,第五章《当双钩本成为善本》,第六章《康有为与民国书学的“集大成”》。以上六章,各章之间虽没有结构上
本书作者充分利用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资源,将西方的形式分析方法恰当地引入到对中国绘画的解读中,使人能够切实通过读画本身而不是外在的文字介绍来发现问题;他的研究也能逐渐超越单纯的形式分析,注意到画史背后的社会、地域、经济、对传统所持态度等因素,从而对艺术家及其画作进行丰富而且复杂的讨论。
本书是一本主要针对影视从业者的电影节指南。书稿讨论了世界主要电影节的特色和历史,如何为影片选择合适的电影节,如何报名参加电影节,在电影节上如何宣传营销影片,如何跟发行商达成交易,如何为新项目取得融资,以及如何积累人脉,等等。书稿为想要通过电影节来推广影片、推动自己事业的电影人列出了大量信息资源和工具,为电影人提供了练习
本书是一本演员必读的经典名著,是乌塔·哈根数十年表演与教学经验的结晶。作者从自己的生平写起,梳理了美国戏剧的发展史,提出了演员的目标是什么,并探讨了具体的表演技巧与练习方法,包括演员与导演及其他演员的关系、身体和心理感觉、如何分析剧本与角色等主题。书稿完成于1991年,是对《尊重表演艺术》(发表于1971年)的补充,更
本书是有关京津画派画学思想研究的一部专著。在当前画坛“回到传统”的背景之下,本书专注于有“国粹派”之称的京津画派的画学思想,对京津画派留下的大量画学著述进行了全面清理,对其中的核心概念和范畴进行了系统考证和辨析,对其画学思想体系、画史观念、教学思想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研究,对京津画派画学思想的理论意义和价值进行了重新认识,
本书讲述了抗战爆发后北平艺专和杭州艺专西迁的历史,按照其播迁路线图和时间顺序,讲述了两校合并、国立艺专成立的背景,以及200师生冒着抗日烽火从沅陵到昆明的艰难历程;讲述了国立艺专到昆明后与西南联大等西迁高校一同,克服战时各种困难,坚持教学,培养艺术人才的历史;记述了艺专师生同仇敌忾,在昆明街头,宣传动员群众一致抗日的系
电影在中国的萌兴与晚清以降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现代性的时间轨迹重合,它为国人提供了极佳的体验现代性的场所,全面参与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本书以洪深为中心,梳理并挖掘这位中国电影的先驱如何在中与西、新与旧的坐标中寻找定位,在跌跌撞撞中求索前行,将实现中国现代化这个宏伟目标与电影这一新兴媒介结合起来的过程。洪深以“精英性”“大众
本稿为查考越剧舞台语音的工具书。它是将传统音韵学与现代语音学相结合,从百年越剧语音发展中总结提炼,并结合当代越剧舞台语音的实际情况,总结编写的一本比较科学规范的越剧语音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具有实用价值,是一本可资查考越剧语音的工具书。方言语音是戏曲的一大特征,语音的规范化是剧种成熟的标志,也是剧种进一步发展提高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