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自出版以来,深受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好评,产生了良好的教学反响,并于2016年入选十二五江苏高等学校重点教材。根据当前高校政治理论教育形势和要求,我们计划修订2016年版,形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以下简称《选读》),将之打造成为历史梳理与当代归纳兼顾,
维特根斯坦是天才之典范、20世纪数一数二的大哲学家。本书是浙江大学教授楼巍老师10堂维特根斯坦哲学课,一本书让你理解维特根斯坦:本书一共十讲,第一讲介绍了维特根斯坦生平及主要著作,之后九讲讲解了维特根斯坦重要思想——主要命题:“语言图画说”“语言和世界先天秩序”“不可说和显示”“私人语言的问题”等。这些话题在学界曾引起
知识的历史是什么?这本引人入胜的小书揭示了知识史这一新兴研究领域的独特之处,以及它与科学史、思想史、知识社会学和文化史的区别。著名文化史家彼得·伯克首先从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区(印度、东亚、欧洲、美洲和伊斯兰世界)广泛撷取范例,讨论该领域学者最关注的核心概念,继而梳理了"信息"转变为"知识
本书是法国当代哲学家皮埃尔•阿多和芝加哥大学教授戴维森以及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副教授卡尔利埃的对话录。阿多是一个优秀的哲学家,也是一个能够把奥勒留、普罗提诺、斯多葛派说清楚的传递者。他以渊博的学识指出,在古代,哲学并不是体系的建构,而是对生活的选择,是旨在建立一种智慧效果的亲身体验,简言之,是走
创造人类精神的哲学、科学和文学,以自身方式展开“存在之问”的主体性前提是建构本己的书写哲学。考量其创造主体的书写哲学生成建构的共性因素和敞开“存在之问”的主体视域及心灵镜像方式;揭发人类精神创造屹立于过去走向未来的当世交汇点上敞开存在之问,既赋予创造主体以时代精神的营养,也激发创造主体接受未来召唤而做返本开新的功夫。以
存在即书写。存在世界以自身方式敞开存在而书写着人,人既以自然存在方式又以人文存在方式敞开自身存在而书写着存在世界。人与世界互为书写构成存在本身,哲学则屹立于过去走向未来的当世交汇点上,对人的世界与存在世界互为书写的存在之问构建存在之思的敞开过程亦是存在书写。本书基于此基本认知,首先梳理存在敞开书写的条件、源头方式及进程
(1)以20世纪分析哲学的一个重要思想事实本体论为研究对象,该立场主张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物的总和,基本(原子)事实是组成实在的基本实体。针对这一本体论思想的来龙去脉做哲学史的探讨,研究三位代表性的哲学家(罗素、早期维特根斯坦、阿姆斯特朗)的事实思想。(2)在批判事实本体论、考察人类语言活动和科学实践、总结当代分析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2001年创刊,自2007年以来连续三次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21年获得我社优秀集刊奖,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本刊从2015年起改版,每年出版两期,主要发表
“没有哪位当代社会理论家比迈克·费瑟斯通对批判理论、消费文化和后现代领域的研究更出色。”这部当代经典著作将与后现代主义相关的消费文化带入了社会科学理论图景,第一次系统性和开创性地讨论了消费文化和流行文化、后现代生活方式、全球化多样性等主题,不仅说明了后现代是什么,还展示了它是怎样运作的。作者对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的历史
"黄士毅编《朱子语类》是最早的朱子语类。此次点校的底本为朝鲜古写徽州本,属海内孤本,保存了黎本《朱子语类》不见的语录300多条,其他语录的具体字句也与黎本多有差异,注重保存朱子讲学原貌,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和思想价值。我社此前出过繁体竖排的汇校本,此次改为简体横排,并将汇校成果经裁量去取,纳入正文,同时,对原有标点作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