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不二(1119—1182)是“全真七子”中唯一的女性,中国道教发展史上地位最高的女性修炼者之一。本书梳理了孙不二从嫁为人妇到悟道出家、成道仙逝的人生历程,论述了以孙不二为祖师的女丹传统。本书不仅整理了孙不二的著作、全真祖师赠孙不二及其他坤道的诗文、孙不二的传记资料,而且抄录了清代七真小说中的相关部分,为了解孙不二在后
李道谦是元代全真高道,也是教内著名的教史史家,为积极推进全真教的发扬光大做出重要贡献。本成果包括李道谦评传、年谱、著作汇编与校释、附录四部分。评传部分阐述了李道谦弃入儒道的经历、法脉传承、弘道活动、著述思想等。年谱部分利用全真传世文献、碑刻、史志材料等按年编订李道谦一生主要事迹。著作汇编部分,利用大量碑志材料校注李道谦
本书实一本研究中国道家丹道思想历史的学术普及读物。丹道可分为外丹道、内丹道。粗略的說,外丹道奠基于古仙术中金石变炼之术及对黄白的追求,而后与道气结合,最终演为天元丹法。内丹道可分为清静、彼家两大流派。清静派又分为先命(气)后性(神)和性主命从两大类——如钟吕《灵宝毕法》就是命气为重,而陈抟一系丹法以心神为重,分别从古仙
于道显生于金大定七年(1167),逝于金开兴元年(1232),是道家著名人物。《于道显学案》对于道显的生平事迹、劝道生涯及心性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生平事迹部分从师事长生、隐修女几、悟道许昌和弘道度徒四个方面展开讨论;劝道生涯部分通过分析《离峰老人集》中于道显与社会各阶层人士之间的诗歌往来唱和,探讨了于道显的劝道观;
姬志真(1193—1268),俗名姬翼,字辅之,自号紫微野人、夷山老人、知常子,泽州高平(今山西省高平县)人,是蒙元时期全真教重要教史家之一,也是道教史上最后一位有影响的重玄学家。本成果包括姬志真评传、年谱长编、知常先生《云山集》新编等三部分内容。其中评传部分主要阐述了姬志真的生平与法脉、姬志真与金元全真教史家群体、全
《感应篇》是中国古代劝善书的典范,在规范人们日常行为,止恶劝善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本书作者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思想史、社会史等研究方法,考察《感应篇》对明清政治、社会的影响,但又不局限于对文献本身的阐释,而是对文献背后蕴含的深刻的社会价值和内涵进行考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结构上,以时间顺序,紧密把握从宋元到晚清
全书共分七章,分别研究了广西布努瑶所在地地方社会关系,布努瑶民间信仰生活,后代与祖宗,祖宗下的血缘兄弟,“守护”生命的舅家,“患难与共”的地缘关系,仪式与秩序。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佛教与其他文明间的对话》的研究成果之一。研究的主要关键词是“一带一路”、宗教对话与佛教。主要关注的是“一带一路”上中国与印度、尼泊尔、海上丝路诸国(南海航线)以及原西域地带,以佛教为核心展开的,中国与各文明间对话历史的分析,并涉及该对话的当前情况。“一带一路”战略是国家级顶层
本书讲述了1215年至今的800年欧洲猎巫史,重点介绍了如天文学家开普勒为母洗冤、消失的小镇、塞勒姆女巫事件、真实的黑魔法、画家戈雅与女巫、歌德的巫师狂欢、20世纪的巫术裁判所、现代电影电视中的女魔法师等内容。通过现代欧洲质疑传统信仰的角度,作者重新审视了残酷的女巫审判及其受害者的命运,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多男男女女被当作
本书稿为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博物馆2019年开展擦擦文化田野调查工作的成果之一,对云南擦擦分布情况做了摸底调查,并对擦擦制作历史、工艺、文化等作了介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而又集中呈现了云南迪庆范围对相关擦擦文化的田野调查纪实。擦擦,源自古老的印章文化,后进入中国并与不同地域文化融合、发展。本书稿的田野调查涉及136个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