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简称坛经,是中国禅宗第六代祖师──惠能大师一生说法的纪录,亦可说是他一生多彩多姿的传记。这部书是诸多中国和尚所写的作品中,被尊称为经的。它不但是禅宗重要的典籍,也是探讨中国文化的作品。胡适、钱穆都将它列入中国文化的典籍之一。此改写本像小说一样好看,尤其适合当代读者。
神仙思想代表过去中国人所向往的一种人生境界,超乎饮食男女、形骸物欲。神仙世界处处洋溢着诗情画意,萧史吹箫引凤、吕洞宾朗吟题诗、八仙过海……自然的美景淑气,神仙的变化莫测,强烈的道德感,先民深心里的愿望和梦想,构成一幅奇妙的神仙长卷。本书据王世贞《列仙全传》改编,讲述神仙故事,反映天人合一的和
灵岩寺,始建于东晋,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位于山东济南市西南泰山北麓长清县万德镇灵岩峪方山之阳。自东晋开始创寺,佛图澄的高足僧朗在此建寺。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灭法,佛事遂废,至孝明帝正光年间(520~525)再兴。正光元年(520)法定禅师来此游方山,爱其泉石,重建寺院,逐渐兴旺。此后,唐、宋、
《羌族〈刷勒日〉唱经》分成上下两册,以目前保存为完整、材质古老的尼娲许《刷勒日》为底本,用图文对照的形式,将每幅图与其对应的唱经对照展示。原书共72组图,对应唱经72段,应传承人肖永庆要求,该书公布60组图、60段唱经。为方便读者理解,书中的唱经采用原句记音、直译、意译三种方式排列,每段结束后有一段注解。这些唱经的内容
《羌族〈刷勒日〉图经初释》介绍了《刷勒日》的概况、传承人、思想体系、重要价值等,首次图文对照展示了《刷勒日》的不同版本,并简要介绍了其中蕴含的古羌人源流、历法、习俗、信仰等方面的知识,如羊毛索卦、五行观、十二愿、礼斗仪式、禹步舞等等,还在附录中讲述了作者参与抢救保护《刷勒日》的事迹以及国家档案局、四川省档案局、阿坝州政
本书是一部从佛教发展角度展现山西信仰文化发展历程的著作。作者详细考证了自东晋初年、后赵起佛教传入山西、经北朝、隋唐到宋元明清一干多年的发展历史,横向考察了历代山西佛教高僧活动、寺庙的兴建、宗派的传承、佛事活动以及佛教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历史地、全面地展现了山西佛教的发展样貌及其特征。
本论文集为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第四十五期"佛法与方法:明清佛教及周边"访问学者工作坊的论文集,内容为明清佛教及多元宗教的研究集成,涵盖了今天国内外学界对明清宗教文本、历史、义理等多方面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集的特点有叙事上的突破,坚持研究人物-事件-材料的佛教史基本方法,确保在研究数量上有继续的提升和推进,同时关注
本书以黄道十二星座为重点线索,以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一生为核心,讲述希腊神话中有关星座传说的故事由来,并赏析表现故事的经典西方艺术作品。作为神王宙斯与凡人公主阿尔克墨涅之子,赫拉克勒斯神勇无比,完成了十二项功绩替人类扫除了众多妖魔怪兽,参加了阿尔戈号远征,解救了普罗米修斯等。他富于反抗精神,在他的一生中与天地、魔兽、人类
本书是浙江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潘兴旺主编,收录了由浙江省基督教两会为纪念“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发起70周年”而主编的相关研究成果。收集了国内基督教界专家学者的关于基督教中国化的论文约20篇。作者方希望通过此论文集引发中国基督徒思考怎样继续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现行宗教信仰自由和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政策与相关问题,从
道教上清派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创派于江苏茅山的道教形式,唐代以降正式以“上清经箓”列为“三山符箓”之一。该著试图以叙述的方式,总体的视野,从道教上清派文化特点、历史过程、人物春秋,由教派东晋初创,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为读者提供道教上清派全览,概观性的著作。《教衍上清》由《前言》以下分上下卷,上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