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善寺座落于西安市正南小寨兴善寺西街,是古都西安历史很为悠久的寺院之一,也是中国“佛教八宗”密宗的祖庭。大兴善寺很初的名字叫做“遵善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晋泰始至泰康年间(265-289),到如今已经有1700多年了,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寺。《雁塔三寺——大兴善寺》介绍了大兴善寺的历史沿革,大兴善寺与密宗的关系,大兴
作为一项比较历史社会学研究,本书将历史个案并置比较,以阐明和提炼关于宏观社会变化的理论观点。大多数比较历史社会学研究以国家为个案,本书却讲教派作为个案,在作者看来,宗教改革引发了一场波及广泛的深刻规训过程,可以称之为规训革命。这场变革大大增强了近代早期国家的权力,其影响在信奉加尔文主义的若干欧洲地区最为深远和彻底。这一
本书共分四个板块,*部分寺院源流,介绍中国佛教寺院的起源和发展;第二部分寺院建筑,分别介绍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的寺院布局;第三部分寺院法器,介绍庄严具、供养具、梵呗器、容置器、携行器、僧服等;第四部分寺院制度与禁忌,主要介绍各派佛教的丛林制度。本书通过图文的形式,通俗地解读了我国古老的寺院文化,引导读者品味佛教寺院的建
《格鲁派教法史——黄琉璃》内容共分三十章,是一部全面叙述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学佛经历,格鲁派的产生、发展,各大寺院的组织结构、堪布传承、经济状况,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出生,以及作者自己负责修建“世界一庄严”和其他寺院的情况等,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了解清初西藏寺院、研究格鲁派历史不可多得的参考书籍。目前有拉萨版藏文木刻
本书以作者自己的学术回顾为主,分为“上编”和“下编”:“上编”为其学术生涯的自我反思及总结,题为“路难心静”;“下编”则以“会通”来搜集相关“学友文序”,分为两个部分,一为作者在各种学术场合的致辞或发言,二为作者给学界同仁所写的序言或相关文集的前言。书后“附录”部分包括作者学术简介及其出版的著作和发表的文章目录。
讨论中国宗教问题,会面对“中国有无宗教”和“儒教是不是宗教”两大根本问题——这是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中梁启超等人给我们留下的问题。本书会触及当今中国学界对这些问题的质疑、诘问、探究和解答,并论及对儒教、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及基督教等中国信仰特色的见解,讨论中国宗教的文化建设及其“中国化”发展方向等问题。
在西方文明的沿革脉络中,自古典晚期开始,便恒亘着世俗与宗教这两条持久而强劲的脉线,二者既相对独立,又紧密交织。就宗教脉线而言,影响最大、地位最高者莫过于天主教传统,而对这一传统提供“神理”及“法理”支撑的,除了《圣经》之外,最为重要的便是由历次“大公会议”(GeneralCouncil,亦译“公会议”或“圣公会议”)制
本书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认真研读相关原始材料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和吸收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从比较的角度对宗教改革时期的新教和公教进行研究,以纠正相关偏见,深化对宗教改革运动的认识,推动我国宗教改革史研究的发展。全书在梳理、总结研究状况和改革背景的基础上,从《圣经》、宗教公会议、圣礼、社会救济、宗教改革时期基督教信仰的一般特
《辉夜姬的诞生》出版于1973年,是伊藤清司研究中日神话传说的发端之作。在作者长达50多年的研究生涯中,该书堪称其中日神话比较研究的奠基之作。作者要解开日本最早的物语文学《竹取物语》中的主人公——辉夜姬的出生之谜,还原其母国所在地。作者认为,日本学界认为辉夜姬应该起源于奈良散吉乡的看法是不具有说服力的,辉夜姬的母国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