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考略》于1931年1月由北平文化学社出版,是范文澜第一部历史学或史部目录学著作。本书的编写,大体上也是基于他讲授《国学要略》史部和《史通》的讲义整理修订而成。书中对《史记》至《明史》二十四部史书,分别作了具体的评介,其间评论得失,多有创意。书前绪言论述了《春秋》《左传》以来的史学源流。他认为,司马迁以来的所谓“正
编修地方志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在2000多年的传统中,地方志书官职官修的权威特性使得地方志在资政、教化、育人方面的效用代代传承,弦歌不辍。方志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历史贯通性、民族区域性、客观权威性、法律证据性、资政辅治性,有着丰富独特的内涵和价值。2019年7月16日,走向世界的中国地方志——第二届方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
本书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看中国,生动、细腻地描摹出1938年到1940年太行山区乡村百姓的生产生活环境、交通条件、百姓基本精神风貌和风土民俗等内容,几乎是当时太行山的全景画和众生相,让读者感受到灾难深重的中国蕴藏着崛起的力量。面对灾难时,作者流露出的深深的人文关怀及对生命无时无刻的关心,让本书在叙说中有浓郁的人情味儿。本
如果说秦汉之后的中国古代社会是流,那么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源。齐鲁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史上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其孕育出的儒家文化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齐鲁文化在两汉时期的发展经历了西汉初、西汉中后期、东汉初、东汉中后期四个阶段。两汉“诸子”不断地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继承、修正、创新,最终实现了齐鲁文化
本书在系统梳理当前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面临的困境和问题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价值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产权理论、博弈论等对其保护管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分析。探讨美国、日本和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先进经验及启示,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推动管理体制改革、开展产权结构治理、改善资金保障制度以及建立
本册书稿辑录的是承德地区、大连地区1936年至1944年的思想对策月报等相关档案。书稿将收录的日文档案翻译为英文。此部分档案是侵华日军自身形成的,反映了日军在承德地区、大连地区的军事活动等各方面内容,将档案记载的时间、地点、事件联系起来,能够还原出一段日本侵华历史。这批档案是日本在侵华过程中自己形成的,内容在某些方面填
本册书稿辑录的是承德地区、大连地区1936年至1944年的思想对策月报等相关档案。书稿将收录的日文档案翻译为韩文。此部分档案是侵华日军自身形成的,反映了日军在承德地区、大连地区的军事活动等各方面内容,将档案记载的时间、地点、事件联系起来,能够还原出一段日本侵华历史。这批档案是日本在侵华过程中自己形成的,内容在某些方面填
本册书稿辑录的是承德地区、大连地区1936年至1944年的思想对策月报等相关档案。书稿将收录的日文档案翻译为俄文。此部分档案是侵华日军自身形成的,反映了日军在承德地区、大连地区的军事活动等各方面内容,将档案记载的时间、地点、事件联系起来,能够还原出一段日本侵华历史。这批档案是日本在侵华过程中自己形成的,内容在某些方面填
武汉市经济开发区境内的军山新城,曾是三国时期的重要战场之一,境内三国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大军山、小军山,设法山,尸骨墩、祭风台、擂鼓墩、诸葛城等与三国历史相关的文化遗址广泛分布,三国故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这些历史传说故事生动传奇,是武汉经济开发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军山三国传说故事内容主要发生在赤壁之战时期,北魏郦道元《
本书在查阅大量史志、民族志、州县方志、边政资料、调查报告等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当前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从史料中梳理出近代四川涉藏地区各民族交往的历史,总结了民族交流的典型形式和内容,厘清了近代四川涉藏地区民族、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观念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和运行机理,分析探讨了民族互动过程中特殊社会群体及组织在推动近代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