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属于海外汉学著作,原作者为麦利和(R.S.Maclay)。全书共14章,深入地讲述了中国的地理、历史、文化、贸易、宗教、政府、法律、建筑、教育及对外交流等诸多方面的情况,生动地呈现了传教士眼中的中国,表达了作者对当时中国的现状及未来的一些深入思考,是中外交流史上重要的史料。译者较为完整准确地保留了原著的信息和语言风
本书是福建省志之出入境检验检疫志(福建局辖区篇)。本书对福建检验检疫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上限至北宋年间,下限至2005年底,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为主线,重点记述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发展和变迁。全书共7章,分别为检验检疫机构、进出境商品检验、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出入境卫生
本书是福建省志之出版志。本书全面、系统、客观地记述了福建省出版业1993—2005年的发展历程,内容包括图书编辑出版、期刊编辑出版、音像电子出版、印刷复制、书刊发行、出版交流与合作、出版研讨与教育培训、版权、机构与管理等方面,涵盖全面的同时突出重点。本书坚持思想性、科学性、发展性、资料性的有机结合,是一部全面、客观、详
本书以其独特的时间线形式,将中国从古至今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成就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形式新颖有趣,旨在帮助孩子们系统地了解和学习中国悠久而深厚的历史与文化。书中不仅涵盖了教科书中的基础知识点,还拓展了许多在常规教学中难以接触到的历史细节和独特见解,这对于拓宽孩子们的思维广度、加深思维深度以
《走进文化抚州》是由在抚州高校联合组织相关专家学者、教师共同编写的以抚州文化为对象的校本教材。教材分别从抚州文化的辉煌历史和主要精神、抚州自然条件与著名古村落、抚州古代经济与社会、抚州古代教育与书院、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文章大家曾巩、心学大师陆九渊、戏曲大师汤显祖、灿烂的文学成就、抚州古代科技成就、抚州古代艺术成就、抚
《江西通史》是一部系统、全面准确反映江西有人类活动以来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百姓生活等方面状况的著作。全书共11卷,分别是先秦卷、秦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北宋卷、南宋卷、元代卷、明代卷、清前期卷、晚清卷和民国卷。本书为《秦汉卷》,包括了秦朝对江西的统治、两汉时期的江西、豫章郡在两汉时
该书通过搜集大量保存在江西、福建等地的博物馆、档案馆、纪念馆的有关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历史文物和文献,来解读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展现了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和演变历程。其中大量文献为首次面向公众,十分珍贵,有利于各界更好、更直观地了解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增强各界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文物价值和
本书稿内容主要是记叙深州市龙岗区宝龙街道同乐片区的各个村落的历史、文化及近代人物的奋斗事迹,分别介绍了老太坑村、黄屋村、坑尾村、长湖围村、阳和浪村、榕树吓村等客家自然村落的形成与变迁,村民在革命时代做出的贡献,以及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艰苦奋斗、实现小康的奋进历程,表达了大同乐人爱国爱乡、坚韧卓绝、团结奋
全书分为九章,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述,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孕育条件和基本内涵;第二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简述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思想流派及其基本特征;第三章中国古代教育文化,对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书院制度、科举制度进行了解析;第四章中国古代文学,概述了古代诗词、散文、戏曲的发展历程和特点;第五章中国古代艺术,简析了古
《春秋集传》作为清初湖湘地区的《春秋》学研究代表之一,是李文炤晚年時期的著作,于雍正五年(1727)六月编写完成,共十卷。李文炤汇集前代学者注解《春秋》学说,总体以引宋代学者为主,如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朱熹、吕祖谦等,又以引用程朱二人为最多,再参以己见,纂成《春秋集传》,表现出其一贯尊崇并发扬程朱学说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