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辞典》是一部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出岭南文化的综合性大型工具书。本辞典选取了非常具有岭南特色、文化内涵和传承价值的名词术语、概念范畴来设置条目,以便力求凸显岭南区域文化特色。本辞典条目设置主要遵循了主题性原则、名词性原则、单义性原则、简明通用原则等原则。根据内容分类编排,共有二十大类。每大类之首设概述条目,下分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琼台文化拾遗,中编琼台史海钩沉,下编琼台红色故事,这三编都是与琼台有关的陈年往事,但是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视角,也因为说的是陈年往事,肯定有不少人见过路过也说过,但说的人多了,往事就会出现不同版本,让人无所事从。《琼台旧事》本着正本清源和去伪存真的求实态度,力求通过田野调查、实地访谈和不同史料
本书是一部通志,下限为2021年12月31日,上限一般追溯至事物发端时期或年份,按照章节体进行谋篇布局,有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多种形式,含彩页、序、凡例、概述、大事记、正文、附录、编纂始末等部分。其中正文包括基本镇情、镇村建设、政治、经济发展、社会事业、风土民情、辖村述略、人物八章,以文字客观记录介绍为主,辅以
本书主要讲述607年到907年这三百年间关于唐朝的一些故事,以官方正史为基础,野史论文为补充,以年代和主要任务为主线,采用小说、单口相声的叙述形式,对唐朝二十一帝及文臣武将、布衣士女的人生进行全景式展示,并涉及对大唐政治经济制度的阐释和评价,是作者历时五年时间打造的一部心血之作,也算是一部白话正说唐朝大历史的作品。本卷
本书从隋炀帝杨广开始写起,一直写到唐朝灭亡,总共三百余年的历史。本卷从唐肃宗平定安史之乱开始讲起,写至唐顺宗改革失败为止。叙述了大唐帝国从盛年步入沉珂的过程。此时的大唐,迭经安史之乱、吐蕃入寇,国势岌岌可危,虽然唐肃宗在白衣宰相李泌的辅佐下平定了安史之乱,但大唐却已经不复往日的荣光,在中央宦官势力已然开始影响朝局,在地
武汉大学人文通识课是武汉大学全体本科生必修课程,是全国高校通识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慕课之一。这门通识课程的音频课首轮播放量超300万,订阅人数近2万人。课程分为中国人文通识课与西方人文通识课两门。本书是在中国人文通识课讲稿的基础上重新策划而成。本书遴选中国文化核心经典12部,涉及文学、史学、儒学和道禅四个板块,采用精讲
黄河文献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的历史见证,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充分挖掘海外黄河文献,从历史维度、文明互鉴视角探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有助于向世界展现黄河文化与中国精神。本项目以海外黄河文献的搜集整理为核心,探讨海外留存的黄河文献,整体总结其文献价值与文化价值,以期揭示黄河文化的主要内涵与精神特质。本丛书收录海外黄河文献1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是日本于1906年根据特殊立法设立的“国策会社”,承担着为日军侵略行为搜集情报的特殊职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满铁在我国遗留了数量庞大的调查资料等文献,这些资料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教育、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本书收录了国家图书馆所藏部分满铁社史资料,包括满铁的统计年报、关系会社统计
在“太行八陉”中,河北易县有一条叫蒲阴陉,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解释说:“山绝,陉”。本书内容围绕“太行八陉”之蒲阴陉的若干问题展开,全书内容分为2部分:正篇与附论。一、正篇部分围绕蒲阴的名称源流以及中古时期蒲阴陉的若干问题展开,涉及蒲阴陉的走向以及沿线重要的关口以及沿线的主要遗迹,其中若干问题采取专题形式进行讨论,例
《[光绪]汉阳县识》十卷,清濮文昶修,清张行简纂。该志内容分略、录两部分,略三卷:卷一地理略、卷二营建略、卷三人物略;录七卷:卷四典录、卷五祀录、卷六名录、卷七图录、卷八文录、卷九簿录、卷十杂录。《[同治]汉阳县志校》二卷,清许盛春等纂。该志旨在对《[光绪]汉阳县识》订伪补缺,误则正之,缺则补之。《[民国]续修汉阳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