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要籍选刊·史部。《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纪传体断代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当时魏、吴两国已有史书,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陈寿前半生是在蜀汉度过,入
在世界文明谱系中,能与西方文明相提并论的,无疑是中华文明。中华文明诞生于内陆地区,属于十分典型的农业文明。它滥觞于夏商周三代之前,成型于秦汉,兴盛于隋唐,宋明时达到顶峰,其悠久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人类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其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形成的多元一体格局和兼容革新能力,成为其长期生长的起
本书塑造了为国为民抛肝胆、洒热血的岳飞形象,书中的岳飞既文武双全,具有天才般的军事能力和对文化典籍的熟谙热忱,也聪明通透、慷慨大义。在南北宋之交的混乱时局和宋廷犹豫迁延的议和主张之下,岳飞以满腔的热血、坚定的意志参与到北伐抗金的战斗中,屡建奇功,从一个农村青年一步步成长为一名卓越的将领,并在打败金兀术、夺回建康府
《(光绪)上虞县志校续》五十卷,首末各一卷,书前扉页牌记为“光绪戊戌(1898)孟夏开雕次年仲夏成书”。书前有储家藻序、徐致靖序,又有凡例、县图等。卷一为方舆图、营建图,卷二为沿革表,卷三为职官表,卷四为选举表,卷五至卷十九为列传,卷二十至卷二十九为舆地志,卷三十至卷三十二为食货志志,卷三十三至卷三十五为建置志,卷三十
《齐书(精选版)》选取《齐书》四个分编《齐学编》《齐史编》《齐兵书编》《齐科技编》中齐文化经典文献及其权威、特色、稀见版本共约41种,将采用线装、宣纸原大影印的整体装帧形式,成书规模约8千个筒子页、16函、120册,四合函套,六眼装订,成品尺寸220毫米×330毫米,正文用35克淡黄色仿古宣纸印刷,函套用深蓝绿色系超细
《齐兵书编》主要收录《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司马法》《六韬》《三略》,以及戚继光兵书,涵盖历代最具代表性的版本,包括出土文献和传世典籍,涉及国内和域外,共计80余种,原大影印。
《齐书》共设四个分编:《齐学编》《齐史编》《齐兵书编》《齐科技编》。《科技编》主要收录《考工记》以及天文学《甘石星经》、农学《齐民要术》、扁鹊仓公齐派医学文献等,并选取其历代最具代表性的版本,预计70余种。原大影印,保持版本原貌,展现齐文化重视科技的特色。
《齐书齐史编》主要收录《晏子春秋》《齐乘》《三齐略记》等史料完整的著述以及《诗经齐风》《左传纪事本末齐》《战国策齐策》《春秋分纪齐世本》《史记》和《汉书》中的齐史文献等经史著作当中裁篇别出的齐国史料,精选版本,原大影印。
《齐书·齐学编》收录“齐学”相关文献,包括《管子》以及稷下诸子文献、齐经学文献、谶纬文献等。孟子为稷下先生,董仲舒深受齐学影响,郑玄为齐地经学大师,《孟子》《春秋繁露》和郑玄的经注予以收录。
陶庄镇原称陶家庄,因村内陶姓居多而得名。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地记述陶庄镇发展历史的资料性著述,也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更是记述陶庄镇历史文化的志书。本书分为镇情概览、产业经济、教卫文体、乡镇建设、乡镇文明、和谐乡镇、红色记忆、民俗风情、人物等章节,着重展示了陶庄镇人民把握机遇,开拓进取,创新拼搏,全镇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