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室在职人员每人精选研究成果1-2篇,总共分为十二篇,即十二讲。该书通过有针对性的改写,变成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雅俗共赏的有关基督教思想史的成果,其中包含与内容相关的图片60幅。十二讲的内容涉及圣经形成、基督教的历史、奥古斯丁思想东传、儒耶对话等若干主题。此稿属于中国社会科
本书探讨了我国民间信仰宫庙建筑空间特征与旅游创新模式,对民间信仰建筑空间、仪式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以及象征空间的文化旅游展开全面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民间信仰文化旅游研究概述、民间信仰历史形成与当代演变、乡村旅游吸引物理论、民间信仰文化空间旅游理论、民间信仰宫庙建筑文化空间旅游创新、民间信仰仪式文化空间旅游创新、海
本书是研究唯识学思想的系列论文集,自2012年出版以来,受到学界的广泛重视。佛教唯识学体系完备,思想精深,包含心性、认知、心理、逻辑等理论,是印度大乘佛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唐代玄奘西行求法、系统翻译介绍唯识学,奠定中国佛教法相宗的基础,自此唯识学在中国扎下了根。中国唯识学构成佛教唯识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佛教学理的发展影响
本书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探索了这位神的历史和影响,以及与之相关的研究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和19世纪的德国的各种发展,包括以往的作家、学者对狄奥尼索斯的描述,他与各种节庆的关系,与他相关的戏剧发展史、心理学问题,以及酒神与犹太人的关系。作者研究古希腊悲剧并考察其历史环境,探索了狄奥尼索斯在各个不同领域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酿
《子平真诠》是中国传统命理学著作,为清代乾隆进士沈孝瞻先生所著,全书共四十八章,现据考为明代《耕寸集》命理笔记。《子平真诠》是传统子平命理学“前三本”(《子平真诠》《渊海子平》《三命通会》)中分量最少,但是理论最为精辟,论述最为恰到好处的著作,使该书成了当时人们争相传抄的命学秘典。由于古代科学的不发达和古人认知的局限性
《全真道研究》第十二辑都收录15篇学术文章,主要是对全真道老学诠释的特点、全真道掌教问题、金元时期全真道的教职体系、元代著名全真道学者李道纯的性命双全思想、元明之际的全真道士方从义的生平事迹与思想、现存碑刻资料对明代陕西终南山楼观台道观的宗教传承情况、清代全真道文学、全真道与唱道情的关系、清初全真道在江苏的传播情况等进
肇始于印度的佛教东传至中国,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华文明演进史的关键一环,“慈悲”即两汉之际随佛经汉译进入中国文化的新知识、新观念、新思想。佛教在中国化的进程中,与儒、道等中国本土思想文化不断对话、调适和会通,最终成为中国文化有机组成部分。“慈悲”则融入中国人的精神底色,外化为中国人的生活世界和艺术
中國古代,巫者執掌交通鬼神,其本身雖不具超乎自然的力量,但古人相信巫者可藉鬼神之力以成諸事。古代巫者的主要活動,可分爲交通鬼神、醫療巫術、救災巫術、生產巫術、求子生育、建築巫術、喪葬巫術、祝詛放蠱、神明裁判等九項。本書選取筆者近年來發表的若干篇文章,以甲骨文、銅器銘文、盟書材料、簡牘材料、帛書材料等古文字材料爲第一手研
《元代白莲教研究》对白莲教的产生、渊源和教义、传播和演变、被禁和复教,以及与明教的关系,与弥勒净土信仰的关系,与元末农民战争天完红巾军、大宋红巾军的关系,与大明国号的关系等问题皆作了精辟的分析,并对著名史学家吴晗《朱元璋传》、《读史札记》中的相关观点提出了中肯的批评。本书论从史出,视野开阔,逻辑严密,文字洗炼,实为具有
《丘处机一言止杀考》本书以翔实的文献资料、严谨的逻辑推理,对丘处机一言止杀的传说进行了质疑,认为一言止杀并非史实,从中更可见早期全真教的传道与后世的误读。本书对道教史研究界的非理性的宗教情感有所批评,对王重阳、丘处机等人的虚妄情节有所揭示,对陈垣、姚从吾等前辈学者之误读有所批判,以期还历史以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