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五五部队,又名北ZN防疫给水部,1938年建立于北平,是侵华日军在中国建立的五支准备和实施细菌战的特种部队之一。本书共三册收录了一八五五部队编成命令、建制机构、人员履历、各支部分布情况,以及其从事的与细菌战有关的档案文献。文献来源为2005年至今的日本公开解密的文献档案(全部档案已进入公共版权领域),另有一部分是侵
《特别移送档案文献集》共3册为关东宪兵队、分队、分遣队留存和记录的原始文件,现存黑龙江省档案馆,共计一千余页,全部使用日语书写,记录了被送往七三一部队进行细菌、冻伤、毒气等人体实验的受害者的相关信息、移送记录等,是证明侵华日军宪兵队、警察局、保安局、特务机构等同七三一部队秘密勾结、共同犯罪、准备和实施人体实验的重要文件
本书由李伯重先生历史研究论文代表作品、回忆文章和治学访谈集成。所选的研究论文是李伯重先生早年初入学界的作品,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他勤勉治学的真实写照。作者治学早期关注唐史领域,对唐代奴婢阶层和社会等级划分进行了严谨的考订,还原出唐代社会阶层的一个面相。作者在追忆文章中回顾了自己半个多世纪前的求学历程,早年艰辛坎坷中父亲的
本书为李伯重先生关于中国史上的重要问题的研究文章与对国外中国史学者的译文结集,内容包括我国明清时期的土地制度、民间的契约形态及效力、均田令中农民授田、中国水转大纺车与英国阿克莱水力纺纱机的比较、中国quan国市场的形成、妈祖形象的转变、quan球史视野中的永历政权西迁和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讨论等。问题虽各有论述,但都无一
本书是中国经济史学家李伯重先生近年来所作的学术讲演、书序和书评的合集,quan书贯穿着对中国历史研究新视野、新发展、新动向的思考与探讨。讲演部分所论及的内容,时间涵盖了明清至现当代的中国历史,内容涉及军事、技术、经济、工业革命等各个方面,贯通诸多学科。研究视角则从环境史、quan球史、经济史等方面切入,精辟分析学术和时
该书是中华凤文化研究书系中的一种。本书以服饰为切入点,详细论述了服饰的经典元素凤形象的变化,或矫健多姿、或飘逸窈窕、或绚丽多彩、或清丽优雅。从宫廷服饰、民间服饰、婚仪服饰、少数名族服饰中展现凤在社会中担任的职能,探讨凤的文化内涵,揭示凤吉祥、和美、奋进的文化精髓,强调凤依然活跃在当今服饰时尚舞台上,凤既能植根中华文化沃
《(光绪)诸暨县志》六十卷首一卷,光绪三十四年(1908)修,宣统二年(1910刻本。清陈遹声修,清蒋鸿藻纂辑。书前有金坛冯煦序,卷一图七幅。卷二至卷四为建置,卷六至卷十二为山水,卷十三为水利,卷十四为学校,卷十五为兵备,卷十六为田赋,卷十七为风俗,卷十八为灾异,卷十九、二〇为物产,卷二十一至二十三为名宦,卷二十四至二
《宋代文化研究》是由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四川大学宋代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学术集刊。1991年5月,因编纂国家jiaowei全国高校古委会重点规划项目《全宋文》的工作需要,在曾枣庄、刘琳先生的主持下,作为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丛刊第五十三辑正式创刊发行。自第二辑起,改为以年刊方式发行,先后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巴蜀书社
《江南文化研究》是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创办的学术集刊,是以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依托,以弘扬和传播江南文化为己任,倾力拓展江南文化研究领域,集中呈现最新研究成果的学术创新平台。集刊设有江南文学与艺术、江南学术与文献、江南城市与社会、江南形象与传播等专栏。本辑共收录学术论文16篇。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自《资治通鉴》中辑出臣光曰即司马光之史论119则,鲜明反映出司马光的史学见解以及政治见解。《资治通鉴目录》为司马光在主持撰写《资治通鉴》的同时,仿《史记》年表之体例而独自撰写的一部著作。以年为经,以事为纬,以表格的形式简明扼要地记叙了《资治通鉴》所记载的1362年间的历史,可以视作《资治通鉴》的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