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Vipassana)是印度古老的自我观察方法之一,早在两千五百年之前,已在印度被传授,作为对治一切烦恼的良药,亦称生活的艺术。 内观就是如实观察,即观察事物真正的面目:它是透过观察自身来净化身心的一个过程。开始的时候,借着观察自然的呼吸来提升专注力;等到觉知渐渐变得敏锐之后,接着就观察身和心不断在变化的特
全真道研究(第7辑)
《唯识方便谈》由七篇介绍唯识学的小册子组成,包括《唯识易简》《唯识三字经》《唯识的科学方法》《八识概论》《东方心理学阐真》《唯识实验学》《唯识研究述要》。这些文章浅显通俗,且多配有生动的图表,并参以西方科学、哲学知识,使读者极易入门。
《成唯识论讲话》是慈航对唯识学*基本典籍《成唯识论》的详细讲解。作者一字一句对原文进行白话解读,既对原文有必要的考证,又对文义进行了适当的发挥,使原来艰深的唯识理论变得通俗,可谓是《成唯识论》的极佳入门读本。
本书分上下篇,上篇介绍唯识学的历史,下篇分专题介绍唯识学的哲学,史论结合,带有很强的历史意识和比较研究性。在讲解的时候,为了初学者易于了解起见,对专门术语,在不违反原意之下,多用现代术语说明。对唯识学与现代思潮的关系,多有精到的阐发。另外,作者绘制了大量的图表,将理论间的逻辑关系简明地表现出来。附录部分收入作者《阿赖耶
《唯识研究》是周叔迦先生1933年在北大教授唯识哲学的讲义,由大科学家王季同作序。本书以专题的形式,将唯识学庞大的体系简明地展现出来。书中概念辨析明了,逻辑论证严密,体系完整,并配以适当的图表,是一部高水平的唯识研究专著。 本书含绪说共二十四章,每一章讨论一个特定的主题,史论结合。 书后收有两个附录。一、收入周叔迦先
宝玉听曲,悟了个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拉开红楼人物谈禅的序幕。黛玉葬花、湘云醉卧、宝玉出家……,隐晦而微妙地透露出浓厚的禅意。本书通俗易懂地讲述了《红楼梦》与禅的关系,区分了续书与前八十回书中真伪之禅,勾勒出《红楼梦》里雪芹禅的真意。红学大师周汝昌说:归智此书,就质量水平而观之,当推龙首。
赵朴初(1907-2000),是我国接触的爱国宗教领袖、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书法家。在长达半个世纪里,他领导中国佛教徒爱国爱教,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人间佛教道路,协助中央政府落实宗教政策,健全僧伽制度。培养佛教人才,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为当代佛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第1、2、3、4、5届全国人大代表。第1、2、3
《天台四教仪》是天台宗教学的纲要书,它依智者大师所著三大部《法华文句》《法华玄义》《摩诃止观》及《净名玄义》的教理大纲,撰录而整理成册,为研究天台教学的入门宝典之一。
永明延寿生活于五代宋初,正值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时期,面临着佛教如何适应现实社会、如何存续与发展等问题。延寿从本书出发,将禅与净土相融合,又将唯心净土与西方净土加以贯通,圆融统一,开创佛教实修的新时代,形成宋明佛教的基本格局。禅净合一唯心净土之提出,可谓皆源于延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