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泸水(第一卷)》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泸水市委员会组织人员编写。书稿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史海回眸、峥嵘岁月。史海回眸部分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之前泸水经济、政治、文化、交通、教育、民风民俗、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泸水特色、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峥嵘岁月部分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
《北京志》是政府修志工程,根据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地方志每20年编修一次。本书是《北京志》丛书中的一本,由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组织编写,《北京志·民主党派·工商联志(1998—2012)》记述199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北京市组织的机构、工作和自身建设情况,是首轮《北
吉安古称庐陵,自古以来就是人文渊薮之地,享有“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金庐陵”的美誉,孕育出了自成一派的庐陵文化,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赣文化的重要支柱。宋代以来,欧阳修一直是庐陵文化的旗帜和象征,影响着江西乃至中国读书人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本书收录了26篇研究欧阳修的文章,分别论述欧阳修的为宦
《北面斋集》一书收录了姚公鶱先生毕生所作的学术论文《我国古代的精神文明和爱国主义》等18篇、杂著《发扬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的优良传统》等29篇、诗词联语《甲子之岁讲授中国古代文化史发愿作》《苦雨叹》《自嘲》等69首,以及为其他书所作的序和跋《两刻豫章丛书题记》《<江西史稿>序》等31篇。该作品一方面充分体现了
复旦大学陈正宏教授从《史记》中选取最具警策意义、影响后世深远并接近今日生活的“百句”,加以解释扩展,化专深的学问为雅俗共赏的语言,为普通读者提供了关于《史记》的一个精读本,读者可以借此了解、掌握和领悟经典中所含括的社会文化意义与先贤的哲思,同时也可使读者反观自身,深入思考人生和世界,从经典中收获愉悦和智慧。
本书以著名知识人为主角,展现大清衰亡和中国早期现代化,是目前第一本以人物而非事件为脉络的中国近现代史著作,也是第一本全面、立体、真实书写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专著。内容严谨,史料丰富,论证充分,文史融合,语言生动,格式规范,创新地采用现代化“浪潮”说,原创地提出中国早期现代化三波浪潮,注重突出经世致用、大变局、现代化,“借人
本书阐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基础、生成机制、内在意蕴、重大意义、实现路径等,是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一部理论读物。具体内容包括:与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相适应的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传承发展创新等。
本书收录了北京大学邓小南教授近五年的学术随笔、评论以及对谈等。作者以四辑的内容为读者呈现自己关于学科建设、精神传承等的思考与观点,颇具启发性。其间以事系人,用细致的笔墨勾勒出一幅幅学人风貌,传递出先辈学人的襟怀、风骨、信念,读来让人尤为动容。“希望来自纯洁干净,来自畅快交流,来自让人得以学海徜徉自由思考的精神家园
本书提纲挈领、要言不烦,可谓许倬云先生中国古史及文化比较研究之“门径”。 上编“社会与国家”,作者以比较研究的方法,从地理环境、农业经济、国家形态、思想方式等角度,回溯华夏中国熔铸、成型的历程,并与世界史上同期其他文明之演变对照讨论; 下编则以“传统中国与社会”为题,讨论了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本书为有关“古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各个转折点”之学术论文的合集,由许倬云先生从其经典作品《求古编》中选择篇目重新编排,聚焦汉代以前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整合,从周人的兴起与社会变动、周代的社会与生活、秦汉帝国的转型三个方面,对这一时期政治、文化、农业、经济体制等诸要素加以讨论。不仅厘清这一古代中国成型期社会生活方面的诸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