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编的是论述以大道为核心精神的医学养生方面的文章,内容包括道医养生的文化渊源、发展轨迹、道医养生的哲学思考、道医养生的基本原则与重要理念、道医养生与中医学的关联性、道医养生的心理调适智慧、道医养生与文学艺术、道医养生的的历史影响及其现代价值等。
现实态的自己就是佛呢,还是需要超越现实态的自己才能找到佛?*讲初期禅,第二讲唐代禅,第三讲宋代禅,第四讲20世纪的禅这是一部浅显易懂的讲义,通过以上四次讲义简明地勾画出禅的思想史历程,并从中日禅僧们的妙语中读取曾经层出于禅史上的种种思想。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道家与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办,作者来自全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师生、研究者。本期包括创刊前言和名家论坛、经典解读、历史钩沉、田野调查、研究动态五个栏目,共有19篇文章,对中国本土宗教发展史上的教派传承、道经问题、道教科仪、民间宗教和神仙信仰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马克斯·韦伯著名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韦伯提出了一个知名的论点:新教教徒的思想影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宗教教徒往往排斥世俗的事务,尤其是经济成就上的追求,但为什么新教教徒却是例外? 韦伯在该书中论述宗教观念(新教伦理)与隐藏在资本主义发展背后的某种心理驱力(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关
《道教史》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
本书是北京大学历史系王新生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宗教与东亚近代化”的研究成果。作者从历史与社会的角度,论述了天主教、基督教、道教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对民众、知识分子以及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分析了神道教在日本近代社会转型中的作用,阐述了佛教对韩国近代化的影响。
《实用主义的研究历程》书稿是由不同时期独立成篇的论文汇集而成,但它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各篇章之间有着一定内在联系。在一定意义上它也可算是一部相对完整的专著。它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对实用主义的研究和认识的发展历程。尽管个人的研究和认识存在着很大局限性,只是我国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和认识的全豹之一斑。但从这一斑在一定程度
本书以开放性的视角,打破了人们过往对耶稣的刻板印象,呈现了一个欢乐、幽默、教导人们在当下发现永恒天国的耶稣形象。这是深富现代精神的福音,是耶稣的话语与人们当下心灵的困境产生联结的全新方式。当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耶稣,便能睁开心灵之眼,看到贫乏之中的丰盛,饥饿之中的饱足,悲伤之中的喜悦,困顿之中的福祉。一切相对的事物,都
本书为2015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唐朝僧人鉴真(688763),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在中日两国佛教史上具有显著地位。本年谱试图在鉴真一生历程的框架下着力凸显高僧的成长及六次东渡、日本十年三方面内容,重点放在鉴真东渡传法之前及日本十年两个时期。将在各谱的基础上,广泛发掘、梳理中国地方文献及日本
清代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历史时代,它上承元明,下启民国,无论是在物质经济,还是在学术文化,都取得了十分重要的成就。在佛教史籍发展的过程中,清代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清代佛教史籍研究》以清代佛教史籍为研究文本,运用历史学、文献学、佛学等跨学科方法,对现今传世的百部清代佛教史籍进行较为系统的整理与研究,尤其是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