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70年代起,围绕中国南海岛礁的主权归属及部分海域的管辖权形成了6国7方的争端局面,近年来,域外大国以南海争端为借口插手南海事务,以谋取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托尼·卡蒂教授通过查阅法国、英国和美国自19世纪末以来对南海诸岛所有权的档案,理清了南海诸岛的主权归属问题,档案表明南海诸岛的主权属于中国,并且西方国家及
本书讨论了黄河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蕴含,研究了黄河精神与中原文化的内在关系,指出中原文化对传承、弘扬、壮强黄河精神的使命担当和实践路径。本书系作者多年来研究黄河文化的集大成之作,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件讲话的应时之作,对新时代讲好黄河故事、传承历史文脉和振兴中原文化有显著的现实作
云南影像民族志是指未经虚构,直接反映云南真实的民族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为主要表现内容的相关动态影像、纪录电影、纪录片等,但不包含以云南文化为题材创作的故事片、动画片等虚构式影片和历史文献纪录片等。本书研究的对象是自19世纪以来至今产生的云南影像民族志,影片内容展现云南社会和民族文化现象,但影片的创作和实践主体不局限于云南
1722年一个冬日的夜晚,一代英主康熙溘然长逝。这个曾经功勋卓著的千古一帝平得了三藩、战得过沙俄、定得了西南……然而却仍然无法避免儿子们为夺得皇位而骨肉相残的人间惨剧。康熙逝世后,皇四子胤禛登上了皇位,长达14年的皇储之争迎来了结局。参与夺嫡的众皇子们从此走向了不同的人生境遇。当上皇帝的雍正将曾经的政敌、昔日的兄弟或削
本书以叙事、叙人、叙物的形式,记载了贯岭自十六国南北朝东晋元兴二年(403年)开始,到2021年的有据可考的事件、人物和实物,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民国等历史阶段均有涉及,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为重点,反映了发生在贯岭这方热土上的山水地理、风土人情、人文古迹、姓氏源流、经济社会、文教卫生、美食
本书主体框架由这方热土、多彩畲族、文化教育、山珍海味、建筑古迹、族姓信俗、人物行实、知青年代、往事钩沉九个部分及“大事记”构成。集中挖掘地方历史人文与教育,反映传统建筑古迹风貌,展示民俗风情和山海独特的物产,展现硖门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
本书分为《一方水土》《宗族聚落》《文物古迹》《人物风流》《记忆往事》《乡土百工》《教育文卫》《岁时节日》《物华吟赏》九个章节,从不同侧面展现太姥山镇山海交汇、物产富饶的自然优势,多元一体、人文渊薮的历史文脉,现代文明与悠久历史交融的区域特色。撰写过程中编者对太姥山镇进行了全域性田野调查,获取了丰富的古遗址、古建筑、碑刻
本书对画册进行了认真稽考,并精校细勘、详注铨释,用语体文作平白明易、通俗易懂的表述。上篇结合画册的22幅彩图进行诠释,下篇则对各种人(68种)的文字简介做简要考释。《云南种人图说》手绘本为清代稿本,现藏于云南大学图书馆。画册前录康熙五十八年《山川考谕》代序,抄录时间为清光绪十八年(1892),估计此画册完成于此时或之前
傈僳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大家庭中的一员,本书是”云南史话·世居少数民族系列”丛书之一,以科普读本的形式,介绍了云南傈僳族名称的由来,追溯了从远古开始,直到近现代时期云南傈僳族的发展变化,总结了云南傈僳族发展情况,记录了傈僳族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与文化魅力,详尽描绘了傈僳族概况综述、历史沿革、重大历史事件、地方特色文化、自然
《长安——传统节日之都》以传统节日为载体,以乡愁为情感纽带,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核心,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类出版项目。本书着重论述春节(含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以及冬至等节日与长安结缘的过程。追溯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考究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引领读者重温传统、体味传统,从中汲取并继承传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