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套给6-12岁青少年的萌趣古代文学经典读本,精选热门古书《夜航船》中的天文部、地理部、伦类部、选举部、兵刑部、文学部、礼乐部、政事部中的经典内容,集成8个主题、30余个类别、130余个词条、300余个知识拓展、500余幅绘声绘色的诙谐漫画,内容包罗万象、条目字数适中,文白对照、精校精编,内容通俗易懂,内涵趣味皆
本书讲述了名画、名作、名人、石碑、考古发现背后的真实历史,特别是将古人的那些潮流生活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能近距离地与古人对话,了解他们是如何生活的。
《清史三百年》一部内容清晰、逻辑严谨、极富启发性的极简清朝断代史。作者戴逸先生,是目前少有的能贯通清代前、盛、中、晚期的大学者。本书将清史划分为八个阶段,从崛起到建立全国统治,从康雍乾盛世到清中期的衰落,进而到晚清大变局,作了概要而不失细节的讨论。既从宏观层面勾勒了清代三百年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的历史发展,又从细节方面对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以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为研究对象,对其书引文中的疏误部分进行考证的学术专著。全书共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依照鲁国十二公之次序对“杨注”所引传世文献的疏误进行考证,中编对“杨注”所引出土文献的疏误进行考证,上中两编体例相仿,均依照“经传原文”“杨注”“失误类型”“史源及考证”等对“杨注”
本书以宋代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为切入点,研究苏轼和他同时代的文人、学者。苏轼与王安石、欧阳修等宋代文化名人基本上处在一个代际,他们甚至同朝为官,苏轼被贬惠州,再贬海南岛,其间的故事颇为有趣,而本书的闪光点就在于梳理了苏轼被贬之际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
该学术自选集收录作者在山东大学近40年工作的科研成果,主要涉及以下几大板块:一,中国丝绸经济史;二,山东近代历史;三,港澳问题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与写作;四,孔令仁教授的学术风范;五,期刊编辑工作与《文史哲》品牌;六,大学文化建设与中华美德教育。其中,既有中国近现代史的学术探索,又有思想文化工作的理论阐释,展现了作者致力于
本书以时代进程为脉络,分文明曙光:原始造物与生活;青铜时代:从礼器到生活;帝国雄风:走向成熟的手工造物;六朝风物:开放、融合与清秀;盛世强音:从雍容华贵到精致内敛;造物转向:从造物典范到蒙元新变;集大成者:敦朴、实用的回归;转型前夜:复古、交流与碰撞八个阶段进行详细讲解,从思想文化、服饰、建筑、交通工具、日常器用等方面
本书记录了成都籍或本人及家人在成都的阵亡将士档案,按照“人名——时间”的体例排列,包括阵亡官兵将士调查表、证明书、遗属请恤材料、政府机关核恤材料以及追悼纪念材料等,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纪念价值。本书的出版有利于记录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发挥档案流史存鉴、资政育人的作用,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初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西汉末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宋时已有缺佚,由曾巩订补。元吴师道作《校注》,近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校注》。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西汉帛书,记述战国时事,定名
本书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计52万字。其中记帝王和大事的“本纪”12篇,记年代的“表”10篇,记典章制度的“书”8篇,记侯国的“世家”30篇,记人物的“列传”70篇。《史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