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图书馆所藏明武宗、世宗、穆宗三朝实录是国立北平图书馆藏本、抱经楼藏本及广方言馆藏本这三大版本系列之外,数量较大、价值较高的《明实录》散藏本,均为抄本,总体上保存较好,卷数较多。其中,《明武宗实录》存卷1至卷164,《明世宗实录》存卷22至卷566,《明穆宗实录》存卷1至卷26、卷30至37、卷53至70,均为首
本书是广西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中的一种。全书以大量真实而生动的历史文献资料叙述了南丹县的革命发展历程,介绍了南丹县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反映了南丹县翻天覆地的时代变迁,展示了南丹县人民至死不渝地献身民族解放事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革命精神。本书的出版,旨在开发挖掘地方红色资源,深入进行革命史传统教育,讲好老区故事,展示老区
江苏常州地方丛书影印。本书是清代一部辑录常州地方文献的郡邑类丛书,也是常州地方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书成于清光绪二十年至二十四年(1894—1898)间,由缪荃孙、汪康年等人协助盛宣怀编刊而成。该书分为初集和后集,共辑书70多种,近700卷。所收录各书依经史子集分类序列。本书收录了自南北朝至清代常州籍60多位先贤的各类
本书分四个篇章,以利益问题为开篇,其余三个篇章,都以利益问题相互关联,逐层递进。饥而欲食,寒而欲暖,这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情性,但是人在物质利益面前还有理性认知,我们必须尊重情性,把握理性。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利益离不开奋斗,丰厚的利益离不开聚力。在于不浪费、不奢侈。奢侈之祸,甚于天灾。人能认识自己是智慧,能约束自己是理
本书是“石窟考古专题丛书”之一,以研究敦煌石窟与中西文化交流关系问题为立足点,以丝绸之路重镇敦煌为中心,以中古时期粟特美术交流为基本观察视角,通过保存于洞窟中与粟特美术有关的壁画图像资料,探讨中古时期粟特人在敦煌石窟营建、敦煌历史社会中的活动与贡献,揭示了中古时期粟特人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在融入敦煌当地社会的文化、政治
本书较全景地记述历阳镇这个特色镇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内容的地情资料。历阳镇,隶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2000多年前范增所建的“亚父城”遗址,春秋时期伍子胥渡江的“渔邱渡”和“浣沙祠”,三国时期孙权为其母做寿而建的万寿塔,唐代刘禹锡的居所“陋室”及其千古名篇“陋室铭”,唐代诗人张籍读书的
本书为通俗传统文化读物“中华元典引读丛书”之一种。“中华元典引读丛书”将先秦时期应运而生的一批文化元典逐部加以诠释,阐述其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及中国民族性格的全方位影响,从而揭示今人精神之来源,民族文化之来龙去脉。本书以《战国策》一书为研究对象,通过通俗易懂的引读以及丰富详实的解读对《战国策》进行阐释,包括“纵横家与《
本书为佳阳畲族乡文史资料,通过《这方水土》《姓氏源流》《畲乡经济》《往事记忆》《风流人物》《文教卫体》《文物古迹》《乡土民俗》《畲族风情》《特产美食》和《附录》等章节,深入反映畲乡各民族相互融合又各具特色的人文、地理、民族、古迹、民俗、重要人物等方面内容,力争全景体现畲乡形象。全书内容丰富,资料齐全,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中国地方志的编修历史较为久远,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编修理论、方法等。这些理论、方法及与方志相关的文化含义在方志编修者的序、跋中多可找到重要参考。本丛刊收录的主要是《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和其他方志丛刊著录和收录的、现可见的方志之序、跋,旨在将历代方志所载序跋网罗一帙,尤其是由纂修者和名家撰写的序和跋,尽量收入其中。在编排
《中国地方志年鉴2021》除特载、特辑、大事记、文献等部分外,设中指组及其办公室工作、志书编纂与出版、旧志整理与出版、年鉴编纂与出版、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信息化与方志馆建设、理论研究与期刊出版、依法治志与督促检查、工作会议、专业培训与考察交流、机构队伍、人物类目。《中国地方志年鉴2021》采用分类编辑法,类目下设分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