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是蒋廷黻的代表作,也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山之作。本书对19世纪至20世纪早期的中国历史进行了审视和反思,试图对中国近代的历史作一梳理,探究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历程。本书不仅奠定了蒋廷黻在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而且折射出那一代受西潮冲击的学人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之前途命运的独特理解。
本书原名为《近期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后改名为《中国古代史》,是夏曾佑的代表著作。作者用进化论观点研究中国古代史,用章节体编写,突破传统的编撰方法,在当时是一种突破。本书依据历史的进化和演变,把中国历史由上古到隋朝划分为三大时期:传疑时代、极盛时代和中衰时代。这部书是中国近代史学目前第一部以现代历史学研究的视角重新编
《第四卷·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道路》是著名史学家宁可先生(1928-2014)毕生治学,在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农民战争史、中国古代文化史、隋唐史、敦煌学等领域建树卓著,影响广泛。宁可先生晚年完成的整合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道路》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尤为学界重视。宁著共有十二章,广泛论述
本书是针对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学学习而编写的教材,精选了《诗经》《楚辞》《左传》《论语》《孟子》《庄子》《尔雅》《说文解字》《史记》《汉书》《文心雕龙》等多种传统典籍中的段落,加以注释和简要说明,引导学生直接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原典。由此不仅能让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和杰出创造有所了解,更能深入体悟中国语言文字
本书以时间为轴,共分四章,即“江西工人阶级队伍的形成与工人运动的兴起”“安源路矿工人运动与中国工运道路的探索”“大革命洪流与江西工运的转型发展”“苏区工运与治国理政的伟大预演”,细致梳理了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江西工人运动的历史,重点叙述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经过、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工人运动的特征,并对九江、
本书是一本研究《经义述闻》以及介绍清代著名学者王引之父子研究《春秋》经典的专著。《经义述闻》一书是王引之的代表著作,荟萃了王引之与其父王念孙两代人校经的成果,也是王氏父子多年来通经致用的学术总结,记载了大量关于《春秋》经义的论说,包含父子二人对《春秋》经传独到的研究成果,在清代《春秋》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治经
本书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探寻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奥秘为主题,提出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对于推动中华文明的历久弥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的观点,认为保护文化遗产的最根本措施是激活文化遗产的内在基因,使其以创新性的特质生长在民众的日常生活实践之中。二十四节气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栏目对二十四节气遗产保护传承的历史方法、当代途径和价值进行了
徽州地处皖南低山丘陵地区,是传统中国研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区域社会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徽州文书的数度大规模发现,聚焦了历史学界的目光,由此形成的徽学,在中国史研究领域别具一格。本书为徽学研究最新成果汇编,汇集了复旦大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高校中青年学者之学术成果,反映了书斋与田野之间的教学相长。书中所收录的代表性
作为民族多样性、文化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区域,云南从历史上到今天始终处于对话的过程之中,具有无限丰富的文化对话、族群对话的社会事实。本书以西双版纳帕西傣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云南回族在迁移过程中,不断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并不同程度地吸收与之相邻的民族的文化,所表现出形态多元的回族文化。本书从帕西傣生活的语境切入,对帕西傣的形成
《一读就着迷的漫画中国史》是一套面向青少年的中国历史普及读物漫画绘本。书中所选取的故事均来自我国的历史典籍,贯穿了从远古到鸦片战争的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按朝代和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组织,脉络清晰、文字精练、通俗易懂、活泼有趣。本套图书寓教于乐,用漫画形式展示历史事件,让小读者们在轻松愉快地品读历史故事的同时,还能丰富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