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形象史学》第三十三辑,《形象史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文化研究室主办,是CSSCI来源集刊。“形象史学”,是指把形与象作为主要材料,用以研究历史的一门学问。本辑有器物研究、图像与形象、壁画研究、地理图像、考古札记等五个栏目,兼具图像与实物、文献与考古的研究文章。上至上周,下至明清,所跨时段较长。入选的文
本书包括自然风光的描绘和人文历史的阐述。大樟溪,清澈见底,沿岸风景如画,双龙村位于大樟溪畔,自古便以丰厚的火龙温泉和水龙矿泉而闻名。旗山,福州人心中的圣地,五都村则坐落在旗山脚下,被清澈的五都溪环抱。这两个美丽的地方,孕育了淳朴的民俗文化,历经岁月洗礼而愈加独特迷人。此本《樟旗新叙》记录了这两个村庄的实际情况、美丽风景
本书二十一卷,国别史,记述自周穆王至鲁悼公五百余年周、鲁、齐、晋等八国之史,所记之事大多以人物交谈表现,故称《国语》。其文字朴素简括,不乏出色篇章。“顾校丛刊”系列,选取清代校勘学大家顾广圻校勘刊刻的典籍影印,“顾校本”摹刻精良、质量上乘,更接近原书面貌,方便研读,广受读者关注此嘉庆间士礼居黄氏丛书本,仅顾广圻校勘,是
全书由概述、大事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新农村建设、农业、工商服务业、基层组织、村政组织、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民情民俗、人物、附录、编后记组成,从经济建设、风俗习惯、文化教育、体育事业发展等方面系统的体现了李家园村的发展历程和深刻变化,具有较突出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本书的编纂,将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
《当代中国史研究》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主管、主办的以“新中国史研究”为发表主题的刊物。为纪念创刊30周年,《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在2024年策划《当代中国史研究学术史专题》专栏,并邀集领域内权威学者撰写该主题下的相关领域研究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学科建设等,旨在回顾反映1994年至2024年
本书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史源学的意义是什么?在这一思考之下,结合作者近年来参与点校《辽史》,整理《圣武亲征录》《金史详校》等史料的实践,全书分“元修《金史》的底本”“正史探源”“编纂者的历史认识”“国史叙事与北族意识”四个部分,逐层推进,讨论北族三部“正史”(《辽史》《金史》《元史》)的史源与史法,追根溯源,从中总结史
《海塘录》是关于浙江海宁、杭州境内海塘修筑历史的史料汇编。全书共二十六卷,录康熙朝以来"诏谕"于卷首。其后分图说、疆域、建筑、名胜、古迹、祠祀奏议、艺文、杂志九门,记录了乾隆二十九年以前历代海塘修筑经过以及海宁、杭州境内海塘地理情况。本书取材广泛,
湖湘文化的行程有一个历史建构的过程,本书从湖湘文化形态构建论、湘学传统构建论、湖湘士人人格构建论三个方面,对作为中国区域文化之一的湖湘文化作了一个通论式的宏观研究和综合论述。在文化层面上,从湖湘文化的源头,谈到神农炎帝,谈到舜文化,再到屈骚精神,再到晚清近代,逐步为我们全面地论述了湖湘文化的历史形成进程。在学术层面上,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之魂,而一个民族的信仰在于对传统文化的追溯与挖掘。《最是人间烟火气:汉朝人的意趣生活》一书共十一章,分别为“青春都一饷:太学”“忍把功名换了浅斟低唱:为官”“醉卧沙场君莫笑:将军”“妙手回春丹青手:医生”“西湖美景三月天:神仙”“零落做泥碾作尘:奴婢”“同是天涯沦落人:女妓”“闲敲棋子落灯花:灯”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大分裂时期,改朝换代频繁,各朝疆域变化不定,地方行政区划、地方行政制度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都颇为复杂,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方镇年表,前人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基础上,本新编诸表于汉季(中平六年以后)及魏、西晋、东晋、宋、齐5朝大体沿袭万斯同的著作,对有明显脱误处作补充、修订,对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