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1999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2002年由台湾宗博出版社再版。今再作若干修订,编入周裕锴禅学书系。在唐宋时期禅宗语言发展的曲线上,可以发现内部宗教改革实践和外部世俗文化因素两条坐标的影响。本书上编借助当代西方话语理论,按照语言与世界这一哲学性思路考察了禅宗发展各阶段言说方式的演变,深刻地揭示了如来禅、祖师禅、分灯
修行人为什么会入歧途?为什么会理不明而不自知?该如何舍歧路而入正途?《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讲录)》可说是唐代玄奘大师翻译的经典中*为殊胜的一部,其逻辑清晰,条理分明,被公认为学佛修持首要必读的典籍。在本书中,南怀瑾先生挑选《瑜伽师地论》中声闻地修定的部分加以说明,以人我的实际经验配合义理讲解,希望对真正修定的行者有所帮助
罗汉桂琛禅师(867—928),浙江常山人,出家于常山万岁寺,游学江西云居山,辗转雪峰寺、福州地藏院、漳州和福州等地,主要活动在福建地区。为禅宗南宗慧能大鉴禅师下青原系第八祖,是唐末五代时期法眼宗创立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本书阐述桂琛禅师一生出家求学、传法的行状及其禅学思想,评述他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等。
本书是《国际可持续发展百科全书》第1卷。本书基于耶鲁大学宗教与生态学专题研究项目,汇集了114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的150项成果,介绍了可持续性发展运动的道德和价值所在。全书内容丰富、视角宽阔,既有谢尔丽?A.科克-达根所著的“非洲离散民族的宗教”、阿德瑞比格贝所著的“原住民传统——非洲”,威利斯?詹金斯所著的“人类中心
本书以基督教演进作为英国宗教史主体内容,全面论述在不列颠产生过或仍在发挥重要影响的各派宗教,如古代凯尔特人信奉的督伊德教和近现代英国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其他重要非基督宗教的发展历程。本书大体以时间为序,并围绕以下线索进行讨论:一、宗教与政治的互动关系。二、宗教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三、基督教的现代转型,即多元化与世俗化趋势。
亘古一龙腾
近代基督教传入中国,在与中国社会及文化的碰撞及融合中走过曲折的道路,最终找到了基督教本色化的正确途径,即跟随时代,调整自己,以适应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客观现实。本书在汇集整理大量第一手可贵资料的基础上,客观、公允地分析了百年来中国基督教本色化的进程,总结其经验教训,并进行了不少有益的理论思考,它是国内第一部有关该主题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