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大圆满传承史》是一部较好的文化遗产整理著作。它是对藏传佛教文化资料的一次系统整理,跨度大,涵盖广,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从释迦牟尼佛传法,到佛教进入西藏,再到藏传佛教宁玛派传承的一系列历史。此书在系统性和整体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为读者呈现了较为完整的宁玛派宗派发展史,对于历史文化研究者和古籍整理工作有着较好的史料
本书共七编,第一编为太原篇,第二编为大同篇、朔州篇,第三编为忻州篇,第四编为晋中篇、阳泉篇,第五编为吕梁篇,第六编为长治篇、晋城篇,第七编为临汾篇和运城篇。
《从中美比较的角度论说早期中国洪水神话的中心人物》拟引进陆威仪先生的学说,以此为背景,结合早期中国神话文本实际情况,与陆威仪先生以及其他回答过这些问题的学者,共同争辩、讨论中国洪水神话中心人物形象及其蕴含的神话模式,力求在吸收前人的成果的基础之上,自己找出新证据来解答这些问题。同时,梳理陆威仪和中西方学者对该问题的解答
民国佛教初机系列丛书(全8册)
“神话学家”罗兰·巴特在《神话修辞术》中破译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神话,探索将真实与人类、描述与阐释、对象与知识的重新和解。他试图向读者表达,我们不断地在对象与破除其神秘性之间航行,没有能力恢复全貌:因为,如果我们进入到对象之中,解放了它,但却摧毁了它;如果我们放任不管,我们尊重了它,但却又使其神秘化。
王天思著
本书是作者在佛学研究方面的成果。书中讨论了印度佛教传入与当时玄学、儒家、道家的关系和争论,介绍了隋唐时期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发展的历史及其主要思想,分析了中国历史上儒释道三教没有因宗教思想文化的不同而发生战争的内外原因,考证了与佛教相关的部分文献等,并收入了作者对《心经》的通俗讲义。书中注重从佛道比较的视角来研究
发源于通古斯满语族系的萨满文化是一座文化圣殿,充满人类童年时期生命的思想记忆、充满着蒙昧、奇异、梦臆、神幻的文学艺术魅力。满族作家尼阳尼雅·那丹珠(白玉芳)为您讲述满族世传萨满文化的前天、昨天、今天……
本书为一部记录中国北方民族及满族族群文明史的萨满学术文学作品。以满族氏族源流、氏族迁徙、氏族谱序、氏族与民族融合等口头和史料为依据,对萨满文化在在唐渤海、金代、清代的皇家和国体文化的史记、资料一一梳理成章,为满族氏族发展之路给予了生动、翔实的文学描述。
八旗制度曾为清王朝300多年的基本国策。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八旗制在"君主立宪"的国家政治和军事改革中成为历史。本书依据相关史料,描述了八旗制的诞生、发展和终结的历史过程。具有较强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