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了《中国文化》杂志三十年来国内外著名学者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力作,按类别结成此书,本书集中了季羡林、冯友兰、金景芳、李泽厚、陈平原、汤一介、任继愈等多位学者对中国文化的未来走向和其对世界文明可能有的贡献做了阐发和探讨。
本书是《中国文化三十年精要选编》中的一部,集中展现了三十年来海内外学者对明清时期的中国文化思潮的研究。《明清文化思潮》一书精选了《中国文化》杂志三十年来国内外著名学者对明清时期的文化思潮的研究作品,包括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科举、民间社会潮流、士人文化、女性文学等方面皆有文章收录按类别结册而成此书,本书集中了赵园、叶嘉莹
本书由一位资深记者用镜头将过去50年间的杭州城市街景与居民生活一一进行记录。这些画面不仅是这位记者的人生旅程,更是这座城市、几代人的征途写照,定格下当时的时代变迁与民生大事。
中国社会史概论(第二版)
《第九卷·杂文》汇集了作者史学理论方面已刊和未刊的论文。内容涉及历史学自身的理论问题为研究对象,如关于历史学的特点,历史学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科学功能、教育功能),史学工作者的历史认识的特点,史学发展与历史发展的关系,历史文献和史学方法问题,史学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历史研究成果的社会表现形式问题,史学家的素养与时代使
这是一本汇集60多位南侨机工后人及相关人士的文章,缅怀南侨机工英雄事迹并记述其后人千里寻亲的书。2024年是中国与马来西亚建交50周年,也是南侨机工回国抗战85周年。在华侨华人史上,南侨机工回国抗战堪称人员最为集中、规模最为庞大、目标最为鲜明、组织最为有序、经历最为悲壮、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壮举,至今仍在东南亚乃至全世界
本书是历史作家李开周关于宋朝文化的新作。作者致力于宋朝文化研究,翻阅宋代笔记和史书,从文献中攫取信息。全书分为宫廷之网、官场之网、科举之网、师友之网、婚嫁之网五个部分,以人物为导引,从人际网络切入,系统呈现宋朝贵族、科举士人、平民百姓等不同阶层的关系样貌,揭示社会关系网背后宋朝历史的真实与细节。书稿既不失叙史的严谨,又
本书是一部全面探讨魏晋清谈历史进程的著作。书中以时间为轴,以近两百位魏晋名士为线索,追溯清谈的源流,重新界定清谈内涵,立体呈现属于魏晋清谈的两百多年壮阔历史。作者从《世说新语》《晋书》等史书、笔记中钩沉,畅谈嵇康、王羲之、谢安等魏晋名士的清谈事迹,全面回答了魏晋清谈谈什么、怎么谈、在哪里谈、与谁谈等问题,覆盖玄谈、雅谈
本书为国家档案总局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立项课题——《宁夏老照片》(项目编号:46400120160013)的结项成果。该项目由国家档案总局立项,宁夏档案馆授权宁夏社会科学院具体实施。课题组成员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献及档案馆和私人征集到有关宁夏历史照片3000多幅,又从中精心甄选近500幅有着明确版权的进行编排。高度浓
董仲舒作为经学大师将儒家思想正式推上了政治舞台,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儒学在不同社会制度、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节点。儒学在历史的变迁中不断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迎合统治者的需要,牢牢占据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地位,此后绵延两千余年,铸就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董仲舒吸取百家之长,“罢黜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