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汤因比的历史观中,宗教占据着特殊的地位。他认为宗教对于认识人类本性、纠正人类的自我中心是必不可少的。本书是汤因比论宗教与社会关系的著作,可以说集中囊括了他全部的宗教思想。全书分两部分,分别是“高级宗教的萌芽”和“宗教在西方化的世界”,从文化的角度揭示了宗教在世界历史及文明史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宗教的起源、本质及其与其
近年来,随着文化事业的复兴,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也愈发其众了。道教文献以其五彩缤纷的奇姿,嬴得了中外人士的瞩目,确焉有待于深掘的宝藏。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齐鲁书社的同志,在此类书感到匮乏之际,联手印出了久负盛名的《云笈七签》。这部素享『小道藏』『道教小百科』美誉的名著编于北宋。张君房在辑成宋藏《大宋天宫宝藏》
《宗教学是什么》以通俗浅显的语言介绍了宗教学这门新兴的、交叉性或综合性的人文学科。为了捕捉宗教学这门年轻学科特有的“少年思想气象”,作者没有面面俱到,而是别有新意地浓笔重书“几个理论分支”和“一个核心问题”。“几个理论分支”:宗教人类学、宗教社会学、宗教心理学、宗教语言学和宗教文化学;“一个核心问题”:宗教的本质是什么
妈祖信仰是海洋文化史中最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莆田作为妈祖的故乡地,出版这本图书具有特别的意义。《妈祖文化教育概论》共九章,由莆田学院教材编写小组撰写完成。主要内容包括妈祖与妈祖文化、妈祖文化与中国海洋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构建和谐社会、与海上丝绸之路等。
壮族民间有多种多样的信仰。譬如始祖神崇拜、蛙崇拜、铜鼓崇拜、莫一大王崇拜、娅汪信仰、龙母信仰、马援信仰与李将公信仰等。围绕着这些民间信仰,在壮族民众中流传着许多相关的传说。 有某种民间信仰,往往就有与该信仰相应的许多传说在民间流传。信仰催生民间传说,传说强化民间信仰,二者互为因果。民间传说与民间信仰关系密切,它们
本书分为年度聚焦、圆桌讨论、专题研究、比较研究和史料精选五个栏目,收录了《准确把握坚持基督教中国化方向中的五个关系》、《探索基督教“中国化”之路》、《民国时期华西基督教联合机构的本色化》等文章。
本书整理释译了全国二十二所佛教名山胜地的寺志,对二十二所著名寺庙的历史与文化作了全面细致的介绍,让人能更好地了解中国古寺广博的文化功能。
空理是将近八百卷般若经的精华,是佛学的核心和特质。佛教哲学中的空理多彩多姿,本书从文学、哲学、科学各个不同角度,引领我们进入空的哲学世界。本书还收录有道安法师其他精彩的佛理研究文字。
本书分两大部分,即禅话与净话。作者以历代禅净兼修的大德为例证,以“念佛至一心不乱,便是禅定;参禅至彻见自性,即是净土”为立论,破斥禅与净的门户之见。写出了禅宗与净土宗同为佛教派别的异与同。
《藏传佛教大圆满传承史》是一部较好的文化遗产整理著作。它是对藏传佛教文化资料的一次系统整理,跨度大,涵盖广,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从释迦牟尼佛传法,到佛教进入西藏,再到藏传佛教宁玛派传承的一系列历史。此书在系统性和整体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为读者呈现了较为完整的宁玛派宗派发展史,对于历史文化研究者和古籍整理工作有着较好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