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贵州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分布区域、历史文化为维度选取研究对象,聚焦苗族、布依族、侗族3个人口数量位居贵州少数民族前三的民族以及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瑶族等5个遍布贵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世居少数民族,从文字、音乐、服饰、生产活动等方面,全面深刻地研究这8个民族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多个层面中形成的朴素
本书详细介绍了万历十一年(1583)至万历三十四年(1604)明朝与缅甸东吁王朝的攻防历史,全景描绘了明朝经营东南半岛由盛转衰,最终疆域内缩的悲壮历史图卷。同时,本书通过详细考证明朝在西南边疆地区的商贸、武备、外交、土地、人文等情况,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明朝的统治政策与治理逻辑,兼具研究性与普及性。本书详细介绍了万历十一年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7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会议上关于抗日战争研究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印发中国地方抗日战争志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指办字〔2017〕54号),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编纂出版本地抗日战争志,《重庆抗日战争志》是中国地方抗日战争志工程34部分志之
近代中国研究论文集,研究内容包括中国近代人物、政治与外交、经济与社会、抗日战争、学术述评与史料辑考等方面,代表性文章近代人物方面有《民国时期宋庆龄义演筹款活动述论》《梁启超旧体诗与金泽荣汉诗比较》,政治与外交方面有《郑孝胥与岑春煊关系探究》《史语所人才完成机制探析》,经济与社会方面有《民国青海工矿业研究》《清末民初现代
本书主要记叙西洋(欧美国家)人与东洋(东亚、东南亚国家)人在上海的侨居历史,历数他们在进入上海后给这座城市在建筑、基础设施、文化等方面带来的变化,也关注近代中外交流史上的大小事件,以及与中国近代史重要事件相关的活动。书稿大致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述英、法、美、日等国侨民进入上海、在上海开辟居住地的过程;第二部分介绍各
《穹庐集》是韩儒林先生晚年亲自编订的论文选集。此书收录了先生于1940年至1981年间发表的34篇论文,分为四组,第一组为蒙古史、元史(22篇),第二组为突厥诸族史(4篇),第三组为西藏史(4篇),第四组为西域、西夏、女真以及中俄关系的研究(各1篇)。这些论文半数以上是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后方的刊物上发表的,很不容易找到,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一块著名根据地,毛泽东同志对这块根据地有三次赞誉:“方志敏式”根据地、“有很好的创造”的“苏维埃模范工作者”、“坚强的苏维埃阵地”。书稿利用闽浙赣地区地方志、党史资料,及台湾地区相关资料,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根据地的党和政权建设、军事建设、军事建设、文化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了根据
《全景图解中国历史》是一本以全景式画卷展示中国历史风貌的大图画书,它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于一体,将宏观历史和微观生活相结合,以独具特色的绘画风格、清晰的结构和丰富的内容,展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每一幅全景图,都是当时社会的缩影,里面既有风云变幻、时代变迁的印记,也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
这本书汇集了钱穆所做有关中国文化之十二次讲演的讲辞。先生就中国文化之中心思想进退升沉终极理想中庸之道前途展望等内容详加发挥,逐一阐述,指出心性修养乃中华文化传统精要所在,而心性修养之道当上溯于孔孟教义,此诚中华文化精义所在,需要我们每个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善加体会,善加推扩,方能体会和弘扬中华文化之大义,惟此最为我中华
《少年读全景中国历史故事》(全6册)用讲故事的形式串联起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将上起先秦、下迄明清的灿烂辉煌和沧海桑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也发生了许多震撼人心的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