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介绍了隋王朝开创的科举制、大运河、完善的三省六部制……再现大隋王朝的光荣与梦想。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隋朝高调登场,却匆忙谢幕,书写了一段宛如昙花般短暂的璀璨辉煌。这是一个被宏图大业压垮的王朝,是一个争议不断的王朝,也是一个留下丰厚遗产的王朝。隋文帝杨坚的政治奋斗,万邦来朝的短暂欢歌;隋炀帝杨广的雄心和荒诞;大隋
"《读春秋》系列近百万字,讲述从东周周平王起到越国灭吴,约300年的春秋历史故事。系列分为三个部分:伯业、中原、华夏。当时,社会秩序正在由“周礼”向“霸业”过度,周礼经过几百年的运行已不能代表社会规范,约束不了社会秩序。历史逼迫“周礼”进行改变,必须由1.0版本向2.0版本演变。 《读春秋•中原》在第一部
本文集分为社会变迁和城乡发展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就将2000年至2015年间本所学者开展的民生民计调查研究的成果集中刊载。对近十年对西藏社会变迁中新问题、新现象的研究不仅是学术性描述,也有结合学理的深入分析与思考。第二部分几篇论文有关于城乡贫困问题的,有涉及消费的,有关于就业和集体经济的,也有农业用地的,多维度讨论当下西
谭钟麟,字文卿,清代湖南茶陵州人,湘军将领,官至两广总督。谭钟麟在晚清历史舞台上从出场到谢幕,完整而真实地见证了当时的历史场景,其人生历程,极为闳富而丰满。他和晚清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诸如农民起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始终相伴随。本书稿是晚清封疆大吏谭钟麟的奏稿校注本,以光绪刊本《谭文勤公奏稿》为底
本书着眼于填补社会活动与学术研究中的这一空白,得以在有限的篇幅中,将与南京大屠杀的相关数据,即南京大屠杀的数字记忆,以实证性、工具型的方式,浓缩于一书之中。
大明,一个辉煌又腐朽的朝代,一个血性又刻薄的朝代,一个奇才辈出又奸佞频生的朝代。近300年间,常见皇帝不务正业、宦官专权跋扈、大臣钩心斗角三方势力角逐下的王朝似乎年年风雨飘摇,大明凭什么还能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本书用冷静客观的笔触记述,抛开个人偏好,打破历史信息的茧房,在茫茫史料中寻找大明王朝的每一个侧面,
本书主要从天门村的生态环境、农耕文化、吊脚楼建筑、民俗文化、民族服饰、民族音乐、特色饮食、教育医疗等方面,对天门村布依族文化的原生状态进行了真切细致的描述,是一部对展示天门文化魅力,传承和保护天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极有价值的图书。
本书分为四章,包括第一章谜一样的《乾隆南巡图》、第二章谁动了皇帝的荷包、第三章从皇帝到民间:南巡图里的文化盛景、第四章《乾隆南巡图》里的人间烟火气。
本书按照本纪、世家、列传的顺序,本着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原则,选择100个充满哲理的小故事,用简练的语言、短小的篇幅,以白话文的形式再现史实,让读者去体悟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崇高境界。明是非、辨善恶、理曲直,弘扬正气,激励正义,崇尚正直,是《史记》的主线,也是贯穿于本书的精神脉络。100例故事标题多采用《
《汉家女儿:一个中国劳动妇女的自传》,是很值得一看的。这本书英文版于1945年在耶鲁大学出版,1967年由斯坦福大学再版,当时是斯坦福大学15本畅销书之一,而且是美国多地的妇女研究和中国学课程使用的教材,在海外有较大的影响,而且被翻译为日语在日本发行。本书所讲述的故事以胶东半岛为背景展开,辐射及东北地区和北京等地,以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