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拟收录北京府、州、县志共55种旧志的序跋,约126篇,基本内容为三个部分:1、影印部分。126篇序跋的明清刻本(或抄本)原文,每页为1幅图片,共约450幅影印。2、整理部分。影印页之下,简注该志书的基本信息,包括成书年代、卷数、作者、版本等。每篇序跋的整理成果为序跋文章的校勘、标点、注释文本,简体横排。3、研究评论
本书是博罗县第二次地名普查主要成果之一。本书以史为经,以人和事为纬,以博罗县史志和重要典籍为的主要历史素材,以时间为先后顺序,按照类别筛选出一批有重要意义的地名,写其历史沿革、风土人情、文物古迹、名人轶事、文化演变,着笔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活动,凸现其深厚的文化意蕴。本书以文学的创作手法,生动形象地再现关于博罗县境内涉及
该书精选独龙族70多年来的图片400余幅,以百姓的视角和百姓的故事,生动鲜活地讲述独龙族在“新中国成立后,告别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进入新时代,摆脱了长期存在的贫困状况”的全过程。书稿第一次以历史视角和理论视角相结合,图文并茂地反映一个整族贫困的“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的跨越发展和整族脱贫全过程的图册,较完整的记录了独
本书尝试从科尔曼船型模型出发建构解释以上共同体变迁的宏观-微观理论框架,从协作这个共同体形成的宏观现象入手,分析了前置条件、触发因素和调适强度等结构性因素,在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下,进而概括出需求结构、社会组织化程度与权力、技术水平等多个影响协作行为的机制性因素,共同构成共同体变迁的解释框架。本书为社会学与考古学两大学科结
本书作者以西藏首府拉萨为视角深入细致地学习西藏古代史和近现代史,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方式和生动有趣的写作方法描述了各个历史时期出现的人物和故事书中从远古到近现代史的内容总共列出了二十五个篇幅。在远古时期的篇幅中包括拉萨曲贡文化遗址到吐蕃王松赞千布建立统一王朝后汉藏联姻的故事、吐蕃名臣吞米·桑布扎创造藏文的故事,藏医学开拓
《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以刊登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西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历史、语言、考古、地理、宗教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主要宗旨,发表具有原创性的学术研究论文、书评和研究综述等,以期推动国内学界在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方面的进步。本书适合于从事中国西北边疆地区民族语言、历史
本书是关于广东鹤山市的自然环境、族群人脉、经济发展、县域治理、精神文化艺术、兵革军事发展简史的综合研究著作。包括山水地脉地貌、气候物候和沧海桑田变迁史;新石器自然经济、半封建领主农奴制经济、封建小农自然经济、农业商品经济和近代资本主义工商经济发展史;封建专制统治、军阀军政统治、“宪政”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政治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韶关各级党组织深入当地农村,发动和武装农民,开展革命战争,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革命的最后胜利,韶关人民从此进入新社会。韶关各级党组织活动的村庄,见证了党团结带领军民坚守信仰、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艰辛革命历程。为了更好发挥红色村典型引路、示范引导、辐射带动的作用,韶关市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编写本书,主
本书是一部图文并重的历史书,从1908年始至今,时间跨度100多年,采用图片近600多幅,文字25万余字,分“百年巨变”“威名远扬”“民清之交”“延安时代”“换了人间”五个部分分别展示延安风采。本书力图以图证史、以史解图,诉说不为人所知的百年延安历史的点点滴滴。作者通过老照片来探寻延安的历史,通过文字资料来解释老照片所
本书为2024年太原《史记》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史记研究会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收录论文70篇,分为五个部分:一、《史记》文本与注释研究;二、《史记》思想文化研究;三、《史记》民族文化研讨;四、《史记》文学艺术研究;五、史事研讨及其他。重点文章有: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张大可《<史记疏证>编纂始末》,陕西师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