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一味(佛教与茶道)》由韩冰著:禅宗与茶道之间的文化联系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最早,僧人们为了解困而饮茶,随着时光的变迁,僧人们开始从文化的层面来理解两者的关系,并最终发展出“禅茶一味”的文化观念。中国佛教与茶文化、佛教与茶道,始于南宋,百丈清规中的茶事,宋朝的径山茶宴,峨眉茶道等。
本书以舟山群岛(东海区域)民间信仰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观音信仰、海龙王信仰、道家信仰、妈祖信仰等,时间跨度从古代延续到当代。本书从审美视角切入,对相关诗歌、散文、传记、楹联、石刻、民谣、故事的话语形态进行阐释,考察不同载体中民间信仰的意义衍生、结体功能与美学特征,探寻诸种信仰的流变轨迹与精神内涵,力图更深入地触及丰富复
《东北全真道研究》是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以全真道为主的东北道教的专著。基本厘清了金元明清至民国时期东北全真道的概况。其中,对于金元时期全真道传入东北地区的考察,以及全真龙门派关东十四支传承谱系的考证,尤具开创性意义。
能海上师是近代显密圆通的著名爱国高僧,为禅门临济宗第四十四世法脉,后又获密宗格鲁派宗喀巴大师第二十八代嫡传。一生创建了成都近慈寺、绵竹云雾山、重庆、上海金刚道场、五台山清凉桥等多处密宗道场。尤其在沟通汉藏佛教文化及和平解放西藏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能海上师传》综合各方文献记述了能海上师从在家到出家到入藏及传播佛法的平
《放下自在》一书,是四川中江白塔寺方丈方圆正行(释海空)长老,根据部分修行人的思想、德行、行持方法及作用,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的困惑,应用当今现代信息传媒技术,以“博坛”为道场,用文字为交流的载体,与社会各界人士进行思想讨论、交流与传递,从而提高对教理、教义、教规及传统文化在学修方法上的认识。《放下自在》共收录博文三百余篇
弘一法师为了教谕世人,曾经根据古籍编写了《格言别录》、《晚晴集》等书,以此劝解世人,这些书集中了弘一法师为人处世的人生智慧。本书选取了其中的菁华部分,并进行深度的解读,希望能够有益于世人。
本书介绍了雄王的相关知识,并探讨了雄王传说从民间走进国家的历史叙事,以及雄王信仰和雄庙祭祀雄王的产生、发展;雄王信仰与地方民间信仰的历史与现实关系。
自从1991年在美国出版以来,二十多年的时间,本书已成为全世界佛学爱好者的必读书和入门书。一行禅师沉稳迷人地讲述了佛陀释迦牟尼从出生、成长、出家、修行、得道、弘法,直至灭寂的完整一生。世人似乎是从本书中首次发现,佛陀从来不是神,而是一个人。他没有任何神通,和我们一样会困惑和痛苦,他也有家人,有妻子和儿子,只是他离开了他
本书主要介绍了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生平和著作,总结了他的分析心理学体系和宗教观,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上帝的形象和对三位一体教义的心理分析两个方面集中探讨了他的基督教心理观及其内涵,同时也评价了他的理论贡献及其局限性。最后本书论述了荣格的信仰进路对“精神性”概念的阐释,荣格的“精神性”与心理治疗的关系,概括了荣格在宗教心理
蒋维乔(1873—1958),字竹庄,江苏武进(今常州)人。**教育家、哲学家、佛学家、养生家。青少年时,因主张“不主故常,而唯其是从之”而自号因是子。历任民国教育部秘书长、南京东南大学校长、上海光华大学教授及中文系主任、教务长等职。自1917年起潜心学佛,著有《中国佛教史》、《佛学概论》、《佛学纲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