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论》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所著的一部史论。《读通鉴论》全书共三十一卷,其中秦一卷,西汉五卷,东汉四卷,三国一卷,晋四卷,宋、齐、梁、陈、隋各一卷,唐七卷,五代三卷,另附《叙论》4篇于卷末,乃王夫之阅读司马光《资治通鉴》有感而发的读史笔记。借引司马光《资治通鉴》所载史实系统地评论自秦至五代之间漫长的封建社会历
《抗战大后方的甘肃》是西南大学潘洵教授主编的“中国抗战大后方分省研究丛书”七部之一。。该丛书以抗日战争为时段,分别对抗战时期大后方四川、云南、广西、贵州、甘肃、陕西、宁夏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等领域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抗战大后方的甘肃》共37万字,该书运用资料收集法、文献考证法、对比分析法及统计学等
《小湾镇志》是地方志丛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1993年3月以来历经4次修编而成。本志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按照《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要求,全面系统地记述小湾镇的历史和现状。本志上不定限,下限2020年12月31日,个别章节的特殊记述根据需要适当下延。体例结构为章、节、目体,采用述、记、志、传、介、
《(道光)归州志书》,归州志明代曾几次纂修,后因鼎革之际,典籍散佚。至康熙四年(1665)曹熙衡莅任,未得见明修旧志,遂从事纂辑。后曹熙衡离任,志未完而继任者王景阳继其事,至十一年书成。其为门凡八,目四十有六。有康熙抄本。《(乾隆)归州志》,州志自王景阳增修后,百二十年未经增补。曾维道未修完即离任,致使此志未能刊行。有
《(乾隆)汉川县志》,(清)魏金榜纂修,清康熙八年刻本。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分目五十四。此志纲举目张,条分缕析,例分为确,事简而赅,虽不出前人范围,但讨论润色较佳,尚称善本。《(光绪)汉川图记征实》,二十卷首一卷补遗一卷,(清)田宗汉纂。全书条理明晰,纲为星野、舆地、建置、祠祀、典礼、学校、食货、水利、秩官、名宦、选
本书主要记述本村村民家庭人员的信息和家庭发生的大事。
本书共九章,内容包括:名城千古耀中华——北京的城市变迁;宫殿宏伟帝王家——北京的宫殿建筑;街巷纵横穿院落——北京的城垣与坊市街道;坛庙庄严陵寝肃——北京的坛庙与陵寝;园林秀美灵气聚——北京的园林风光等。
“北京文化书系”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组织编写,是一套围绕北京文化内涵主题,深入阐述北京这座伟大城市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和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系统梳理和深入挖掘北京文化内涵的大型系列丛书,共计50种,分为4个系列,本册属于“北京文化书系·古都文化丛书”。该系列丛书系统梳理了北京悠久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