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紧紧围绕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实践来展开,共有五章内容。第一章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作了概述;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境遇;第三章具体研究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定位、要求与趋势;第四章具体阐释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模式;第五章详细分析了新时代大学
本书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理念文化——润化于心,凝练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主要内容包括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优势以及传承传统文化,发挥周南集团文化优势、赓续“红色文化”,依托梅溪湖地域文化优势,创设“梅花文化”。第二部分为环境文化——物化于形,营造文化育人的浸润环境,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文化的内涵与特征,环境文化的载体与寓意以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是作者多年教学经验的沉淀和教研成果的结晶。专著分为四个篇章,每个篇章都涵盖了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第一篇大单元教学实践与探索,主要介绍了如何教授大单元及案例。第二篇代数实践与探索,重点讲述了数与式、函数、方程与不等式等代数内容的教学研究。第三篇几何教学实践与探索,通过实例和案例,激发学生
本书是湖南省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从2015年开始构建并实践的科技创新模式的介绍与总结。经过探索与实践,学校形成了以“名师工作室”为依托,以“创客工作室”为龙头,以“名学生工作室”为核心的模式,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模式形成的背景、理论研究以及意义与价值;对构建工作体系、活动体系及课程体系开展的探索与
本书为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幼儿童真表达的‘画-话’联结活动开发与实施研究”的研究成果。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它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可以与绘画符号系统相辅相成,表达幼儿内心真实的想法。所以本书基于童真表达内涵、幼儿发展规律和课程设置理念开发了童“情”、童“知”、童“想”三大系列活动,设计了“想画就画”、“心情日记”
本书主要研究了1912—1937年期间的大学生日常生活情况及其变迁,主要内容包括当时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物质生活、课外生活以及情感生活等。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利用丰富多元的史料,注重微观和普通学生个体的身心感受,力图揭示当时大学生的原生态日常生活面貌,探析时代变迁对他们日常生活的影响。通过1912—1937年期间的大学
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聊城大学,简称聊大,其前身是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至今已走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是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聊城大学校史(2005.1—2024.6)》是全面记述聊城大学自2005年至2024年,20年间发展轨迹的文献资料,记录了学校发展和变迁的过程,是聊城地方史和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聊城高校
《大语文分级诵读》根据青少年的思维阶段、生活内容、学习特点,遴选国学经典篇目,构建的国学经典诵读训练体系。本丛书按照周组织诵读材料,以16周作为一级,每周安排“3篇古诗词、3篇小古文、3篇现代文”,丛书共6级6册。本书为《大语文分级诵读》系列之一,为6-9岁儿童编排了《暮江吟》《汉江临眺》《浪淘沙》《题西林壁》等48首
本书共九章,内容包括:素养目标导学解读、素养目标导学课堂基本要素解构、语文学科素养目标导学下的课堂教学建构、数学学科素养目标导学的课堂教学建构、英语学科素养目标导学的课堂教学建构、物理学科素养目标导学的课堂教学建构、化学学科素养目标导学的课堂教学建构、政史学科素养目标导学的课堂教学建构、综合学科素养目标导学的课堂教学建
本教材从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述入手,阐述了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揭示了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实践,介绍了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理念,构建了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讨论了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