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因三要”之主要义理体系,系以“修净因”为其实践基础;盖欲诸弟子于领悟佛家四谛十二因缘、三法印之原始佛法之外,能对佛陀之遗教,有所身心力行之凭藉。所谓“修净因”者,乃谓箴诸学佛之人,人人以修“清净因”、行“清净因”,为其修身之准则,以“人格成即佛格成”之理念,期其登于佛性之堂奥也。“修净因”之纲目有三:一、孝养父母,
《静思语的富足人生》特别在千百则慈济人的生命故事中,拣选最为动人、最具启发性的篇章,呼应《静思语》第三集中的智慧法语,希望从正严上人的法语及许多慈济人的实践中,让读者大众找到依归,享有富足的人生。商人说:心不难,事就不难;心不贫,人就富。祝福全天下的人心灵富足、日日福安。
《无量义经》梵名Amitarthasutra,全一卷,分三品,由中天竺沙门昙摩伽陀耶舍传入我国。与《法华经》、《观普贤经》合称“法华三部经”。《无量义经》乃佛陀住世后期所说,因有情众生烦恼无量,是故佛陀说法无量,义亦无量,无量义生自一法,而此一法即无相之本性;此经内容又多以《法华经》为中心,因此也是《法华经》之开经。佛
最初由台湾慈济文化出版社在台湾出版发行。证严上人,台湾著名宗教家、慈善家,一九三七年出生于台湾台中的清水镇。一九六三年,依印顺导师为亲教师出家,师训“为佛教,为众生”。是全球志工人数最多的慈善组织——慈济基金会的创始人与领导人,开创慈济世界“慈善”、“医疗”、“教育”、“人文”四大志业。二○一○年,被台湾民众推选为“最
《证严上人思想体系探究丛书》(第一辑)最初由台湾慈济文化出版社于二○○八年十月在台湾出版发行。证严上人,一九三七年出生于台湾台中的清水镇。一九六三年,依印顺导师为亲教师出家,师训“为佛教,为众生”,是年二十六岁。一九六六年,创办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年二十九岁。一九六六年以后的数十年来,慈济世界在上人慈悲呵护下,一步一步
《无量义经》梵名Amitarthasutra,全一卷,分三品,由中天竺沙门昙摩伽陀耶舍传入我国。与《法华经》、《观普贤经》合称“法华三部经”。《无量义经》乃佛陀住世后期所说,因有情众生烦恼无量,是故佛陀说法无量,义亦无量,无量义生自一法,而此一法即无相之本性;此经内容又多以《法华经》为中心,因此也是《法华经》之开经。<
近年来证严上人忧心地球危机、气候异常以及种种人祸,因而提出把握时间,开拓空间,关怀人与人之间;本书即收录相关开示,共分三辑,阐释“时间·空间·人与人之间”理念,借佛典故事或现代实例,传达可落实于生活的人生智慧。“时间”部分──有“微观时间”、“时间快慢的分界”、“分秒有效‘用’”三章,阐述证严上人独特的时间观,以及如何
《殉道史》记述了从1世纪到16世纪西方历史上基督徒为信仰而殉难的事迹,其中着重叙述了从14世纪到作者所在的生活时代,即从英国宗教改革的先锋威克里夫时代到玛丽一世的整个统治期间,英国的更正教信徒或亲更正教人士所受的各种患难与逼迫。 在世界历史上,教会史学家的书绝少能对历史产生影响,唯约翰·福克斯的《殉道史》是个例外。作
本书分总论、热点·难点问题、现状专题调研、附录四部分,收录了《2008年云南宗教情势分析》、《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基督团体现状及存在问题和对策》、《大众传媒影响下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宗教发展状况调查》等文章。
本书,相传为东晋道士许真人所著。此书一经问世,就倍受欢迎,成为上至王孙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家家的床头书,因为此书迎合了中国人“贵中求和,近利远害”的心理。 中国人办事,总想图个吉利,无论从政、经商、求学、出行、婚丧嫁娶、畋猎打鱼甚至于剃头理发都要找一个“黄道吉日”,而《图注增补玉匣记》一书,正好满足了人们的这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