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考察了1911辛亥革命以来中国社会迈进的历史轨迹,展现了中国政治经济秩序重建、社会变迁的广阔画面和艰难步履。着重对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的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抗战、改革开放、人才市场的开放与人才配置的优化,以及新阶层的崛起、民族国家学说的创新与国家统一进程的推进、经济大国的建立与“中国道路”的思想精髓等事关国家
《东域纪程录丛》是19世纪中叶问世的汉学名著。它记录了中世纪末叶以前西方世界对中国的认知过程。该书于1866年初版时分为两卷,1913-1916年修订时分为四卷,即后来看到的规模,但增补的内容主要是注释,基本游记资料并无增加。第一卷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对本著作各卷所涉及的相关作者及其著作中关于东方特别是中
本书内容包括:正统的意涵与民族的意涵:黄帝“传统”的发明、黄河流域寻根问祖工作的若干思考、民俗旅游与古镇历史文化解读——以黄河碛口镇为例、山西黄河文化旅游发展的瓶颈突破——以黄河文化的内涵为中心、从贤人到水神:晋南与太原的区域演变与长程历史——兼论山西历史的两个“历史性时刻”等。
百年奋斗,百年序章。为展现沁源县城历史巨变,反映百年间巨大发展变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奋斗精神,引导激励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特编辑出版大型画册《百年沁源城》。本书围绕八大主题编成,分别为:城域沧桑、党政建设、文学艺术、科教卫体、城建交通、工商贸易、农业农村、民居变迁。每一主题下都收录大量精美图片,包
古太原县位于今晋源区,是太原2500年厚重历史的核心区域,系“桐叶封第”“三家分晋”“三肇始地”素有“唐尧故址”“三晋之源”的美誉。域内有各类文物古迹234处,其中国保10处,省保3处。为了挖掘与整理晋源区独特的历史文化,晋源区委宣传部组织编写了这本《千年古县太原县》书稿由太原市原副市长、太原市委原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春
本书内容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理论、核心理念、文化瑰宝3个部分展开。上编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理论,主要回答何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何要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怎样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个问题;中编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主要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个人美德、社会公德、国家大德3个层面展开;下
1644年4月25日清晨,崇祯缢死煤山,李自成占领紫禁城。5月22日至27日,明军吴三桂部和满清联军,与李自成大战于山海关一片石,李自成败退北京,于5月29日匆匆称帝,“是夜,焚宫殿西走。”6月7日,满清摄政王多尔衮进入北京,而远隔千里,明朝福王朱由崧也于当日在南京宣布监国。6月19日,朱由崧正式即皇帝位,改元弘光。南
本书拟收录北京府、州、县志共55种旧志的序跋,约126篇,基本内容为三个部分:1、影印部分。126篇序跋的明清刻本(或抄本)原文,每页为1幅图片,共约450幅影印。2、整理部分。影印页之下,简注该志书的基本信息,包括成书年代、卷数、作者、版本等。每篇序跋的整理成果为序跋文章的校勘、标点、注释文本,简体横排。3、研究评论
本书是博罗县第二次地名普查主要成果之一。本书以史为经,以人和事为纬,以博罗县史志和重要典籍为的主要历史素材,以时间为先后顺序,按照类别筛选出一批有重要意义的地名,写其历史沿革、风土人情、文物古迹、名人轶事、文化演变,着笔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活动,凸现其深厚的文化意蕴。本书以文学的创作手法,生动形象地再现关于博罗县境内涉及
该书精选独龙族70多年来的图片400余幅,以百姓的视角和百姓的故事,生动鲜活地讲述独龙族在“新中国成立后,告别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进入新时代,摆脱了长期存在的贫困状况”的全过程。书稿第一次以历史视角和理论视角相结合,图文并茂地反映一个整族贫困的“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的跨越发展和整族脱贫全过程的图册,较完整的记录了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