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关于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乡镇(街道)的地方志书。本书系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经中共仁怀市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由《仁怀市乡镇(街道)志》编委会主持编写、记载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的9个乡镇(街道)历史的综合性地方志书。志书采用一乡镇、一街道为一分册的形式,以条目体记述地方史实。采用特载、大事记、条目、统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司马光及其助手刘恕、刘攽、范祖禹等历时十九年修成。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时的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五代末年赵匡胤灭后周之前的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记事1362年。全书294卷,按朝代分为十六纪,约300多万字。这次整
本书以游牧民族迁徙为基底,以环境史为导向,对中国北方游牧部族迁徙及其环境适应能力展开论述,简要介绍了游牧部族及其迁徙概况,引导读者了解游牧部族及其起源和游牧部族迁徙的基本情况;选取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中具有典型性的白狄、乌桓、拓跋鲜卑、契丹四个部族,对其迁徙历程和环境适应能力进行了详细论述,试图厘清游牧民族迁徙过程中游牧者
本书以三编十一章的篇幅,还原了中共中央机关后勤保障工作的由来与演变,着重分析在此过程中机关后勤工作中津贴制、实物供给制、优待制、审计制等制度的萌芽、形成、确立及其间的调整过程。在此基础上,本书坚持历史与现实相贯通的原则,注重总结延安时期中央机关后勤工作中形成的历史经验,以求有裨益于赓续红色血脉、发扬优良传统的时代要求。
本书梳理了1935年至1948年中共机关后勤工作不同阶段的历史,还原中共机关工作人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展大生产运动,实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创举;梳理试行薪金制、股份分红制的探索;总结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环境和陕甘宁边区特点,实行发展经济,生产与节约并重,以及统一领导,分散经营的历史经验;论析中共机关后勤工作对
《孔镇图经》是由南宁市武鸣区双桥镇孔镇村祖籍人士邓韬、邓敏杰、王贞、黄瑜纂著的该村首部方志。图经,是地方志的别称。自秦汉到唐宋,已形成了一种比较完善的地方志体例。本选题尝试在当今“读图”时代,以图文并茂方式守正出新传统方志文化瑰宝。纂著者历经多年的史料积累和亲历亲为省、市、县、乡镇四级地方史志历炼经验,竭尽所能编纂出综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以抒情笔法体现的对村庄的温情回望,一是对村民进行相应采访所集成的“口述笔录”及村史汇编,将一己思绪扩展为一部村庄的整体发展史。通过历史、土地、行政、经济、教育、医疗、生活、风俗、时代、人物、奋斗等十余个主题的分类展现,表现出村庄在党的领导下,与共和国同节拍的奋斗史,也反映他们的乡土眷恋,深藏于心底
为充分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功能,为增强文化自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地情信息服务,最大限度地利用我省修志成果,开发贴近现实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湖北省地方志办公室集结全省力量编纂了《湖北要览》系列丛书。该丛书分基础信息和特色信息两大部分,十二大部类。《麻城市要览》核心在“要”,重点介绍襄州
该书稿由四川省阿坝州阿坝县囊秀寺将格西南喀次成(1929-2019)毕生创作的所有著作,及手写本以及木刻本文献,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共编有10卷。书稿收录了格西南喀次成的《修行次第诠释》《囊秀寺志》等近80部作品。内容涉及语言文字学、诗词学、修辞学、哲学、佛学,以及历史传记、寺志等多个领域,该书稿通过不同的角度解析和阐述
该书系2022年援疆图书“哈密文库”系列图书之一,由中共哈密市委宣传部、哈密市文史研究委员会组织策划,王建军撰写。该书以问答的形式梳理典籍中关于哈密的历史故事和文化脉络,同时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和考古发现,简述哈密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史料丰富,可读性、趣味性强,旨在以通俗读本的形式普及哈密历史文化知识,充分发挥以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