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新疆文献汇辑》(1—5册)共收录民国有关新疆的重要文献37种,几乎涵盖了整个民国时期新疆各方面的重要内容。包括方志、游记、日记、科学考察、新闻报道、研究著述等。这些历史文献从各方面反映了当时新疆的社会历史面貌。如伊犁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杨缵绪《新疆刍议》、民国初年奉命考察新疆,被誉为民国西部拓荒第一人的林竞《新疆纪
本书稿取材于清朝与准噶尔部交往的原始档案,全档共18册,时间上起雍正十二年(1734年),下至乾隆十九年(1754年),前后历时21年。这期间准噶尔部经过噶尔丹策零、策旺多尔吉那木扎尔、喇嘛达尔扎、达瓦齐四任首领,清朝前有雍正九年的和通泊惨败、十年的额尔德尼召(光显寺)大捷,后有乾隆二十年的伊犁格登山大捷,达瓦齐被俘。
本书采用通俗语言书写绵阳的历史、地理和人文,力求做到权威性、知识性、可读性兼备。全书指导思想明确,结构合理,编排规范,层次清楚,体现了年鉴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实用性,为各界人士认识、了解、投资科技城提供了一部信息量大、准确度高的地情资料,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为开展对外交往、招商引资以及全民创业提供了窗口和桥梁。
本书用以帮助学生能用正确的史观分析问题,总结教训,警示未来。从不同的角度(如军事、经济、社会、国民性、对未来的警示、公祭活动的设想建议等)设计有较大开放度的专题,供学生思考分析。每个专题提供1-2个样本示例,再提供相关的资料供学生思考、讨论、研究。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上半部分讲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历史的发展脉络,包括国运兴衰,外交政策等内容;下半部分讲述了各朝的社会、文化发展情况、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发展概况。
本书从动漫的基本概念、传统文化以及数字化动漫的角度出发,主要内容涵盖了动漫技术与制作、动漫与传统文化结合、数字化动漫的文化形象建构,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皮影元素、剪纸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运用,然后研究了漫画创作与中国画的相互渗透,探讨了数字时代动漫的文化形象符码机制及转型、动漫的审美与符号消费和动漫与文化形象的跨文
《历史文献与传统文化》由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主办,由研究所第二任所长、著名宋史专家也是研究所第一任所长陈乐素先生的夫人常绍温先生创刊于1990年,至今已有32年的历史了,共计已出版了27辑。该刊创立伊始,其根本宗旨即很明确:整理研究历史文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这个宗旨,也正是我们今天倡导的国家战略任务。本刊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地记述了广昌保卫战和高虎脑战役起因、经过和后果,还原了广昌苏区人民支援反“围剿”斗争的感人故事,再现了中央红军主力战略转移后广昌地方革命武装的斗争历史,并以“附录”的形式收录了这两次战斗的历史文献。
本书系统梳理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水运高质量发展所处的政策背景与外部环境,通过阶段性的数据汇总整理,总结了当下发展的基础条件,结合最新国际形势与热点问题,进一步梳理了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在形势总体分析把握的基础上,提炼总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水运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并尝试用宏观决策视角围绕保障总体安全、深化设施联通
2015年,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史上的日常生活与物质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举行,本书即收录了与会专家围绕日常生活的物质性、物质生活的多样性、物质文化及其他、物质性与地方社会、文化交流、城市生活、医疗生活与文化等专题所作的研究论文,对中国古代史上的日常生活与物质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